常用释义
1.
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肤的柔韧组织。
  • 例词
    皮开肉绽
    肌肉
    猪肉
  • 例句
    他每天坚持锻炼,终于练出了结实的肌
2.
某些瓜果里面可以吃的部分。
  • 例词
    果肉
    枣肉
  • 例句
    母亲把柚子里的果扒了出来,让我带回学校吃。
3.
〈方〉性子慢,行动迟缓。
4.
〈方〉(果实)不脆、不酥。
详细释义
1.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体为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筋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𫗪狗鼠鸱鸦
·韩愈·《张君墓志铭》
佛父母所生血肉之也……血肉柔者也。
·李翀·《日闻录》
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去,仔你的肉!
《红楼梦》第五八回
菱没有模样,就仗着一脸的肉讨人喜欢,小长脸,腮部特别胖,像个会说话的葫芦。
老舍·《离婚》第四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亦指禽兽。
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易·噬嗑》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梁惠王上》
酒,拔切肉食之。
《汉书·樊哙传》
酒肉臭,路有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多肉更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
《红楼梦》第三八回
我下午在二楼方经理那里分到一斤肉,煮了一碗红烧肉。
巴金·《寒夜》六
肉曰脱之。
《尔雅·释器》
氏山林多座可悉餍饫,一网数十百,咄嗟可具,故其党戏之曰:“君家肉寄生也。”
··《清异录·禽》
3.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舅偃哀其羸劣,嚼肉以哺之。
·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
淡竹法: 取肉五六寸者,按中一宿,出;拭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竹》
你把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肉,切成碎子。
《红楼梦》第四一回
〔椰果〕薄薄的一层皮,包裹着石榴般的果粒,黑籽黄肉。
罗旋·《红线记》
甜椒茎粗,叶大而阔,果实大肉厚,具有蜡样光泽。
《新民晚报》1984.6.26
4.
使其长肉。
参见“肉骨”。
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
·牛肃·《纪闻·吴保安》
5.
吞噬;欺凌。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决岂
·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诗
初,曰:“逢儒肉,必覆。”巢入,俘民绐称儒者,皆
《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秦肉六啖神州,六之士皆秦仇。
·顾炎武·《秦皇行》
6.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不如竹,竹不如肉。
《晋书·孟嘉传》
醉月醉花所好,听丝听言疲。
·袁宗道·《顾仲方画山水歌》
歌者有意吹心,嘈然那分竹肉。
·张煌言·《江上闻笛》诗
商角,翻信肉不如
·张岱·《陶庵梦忆·丝社》
7.
形容声音丰满。
使其曲直繁瘠廉肉奏,足以感人之善心而已矣。
《礼记·乐记》
廉肉相,皎然可分。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8.
指泥土。
正自不嫌山少肉,肉山此好毛尖。
·查慎行·《与灵上人饷龙井雨前茶》诗之二
9.
当中有孔的圆形物之边体。参见“肉好”。
10.
表示疼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当时传播,俱中之欢欢喜喜,抱出叫哥哥,叫肉
《西游记》第七九回
母、王夫人一,唬的抖衣乱战,“”一,“肉”一,放大哭。
《红楼梦》第二五回
11.
方言。不脆。如: 这西瓜瓤儿太肉,不好吃。
12.
方言。性子缓慢,动作迟缓。
又如: 他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真是肉得慌。
他自小儿肉死,成天价碌碡轧不出屁来。
梁斌·《红旗谱》五
13.
方言。讽刺;挖苦。
孙公安也不敢过于迟,晓得张飞脾气不好玩。张飞迎上来:“公安早。”这个话是肉他的,你来得早?
《扬州评话选·凤雏理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椰肉
  • 鱼肉
  • 肉松
  • 腊肉
  • 烤肉
  • 肉食
三字词
  • 肉苁蓉
  • 五花肉
  • 回锅肉
  • 滚刀肉
  • 粉蒸肉
  • 肉丸子
四字词
  • 行尸走肉
  • 弱肉强食
  • 皮开肉绽
  • 有血有肉
  • 骨肉相连
  • 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