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戴
常用释义
1.
动
头顶着;把东西加在头上或身体其他部位上。
反义
摘
例词
披星戴月
穿戴
佩戴
例句
她胸前佩
戴
的那枚极其闪耀的胸针,格外夺人眼球。
2.
动
拥护;推崇。
例词
感恩戴德
爱戴
拥戴
例句
他以崇高的品行得到了所有人的爱
戴
和拥护。
3.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把东西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
1
引申指加物于面、手、胸等之上。
颁
白者不
负
戴
于
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于
是夫
负
妻戴,
携
子以入
于
海,
终
身不反也。
《庄子·让王》
周公居
摄
,
带
天子之
绶
,戴天子之冠,
负
扆南面而朝
诸
侯。
汉
·
王充
·
《论衡·书虚》
那天尊
头
戴
攒
珠嵌
宝
冕旒,身穿海晏河清
龙
衮。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高陵把大衣皮领竖得高高的,头上戴了一顶日本大皮帽。
碧野
·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五章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鲁迅
·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他戴的一副绿玉长耳坠接连地摆动了好几下。
巴金
·
《春》六
有的用五个钱叫银匠打一只戒指,戴到手上活像金的。
赵树理
·
《登记》一
2.
捧;举。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
于
太王、王季、文王。
《史记·鲁周公世家》
3.
竖立。
从
者
惊觉
,毛戴。
唐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黥》
4.
尊奉;拥戴。
1
引申指感恩。
众
非元后何戴,后非
众
罔
与
守邦。
《书·大禹谟》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
注
《国语·周语上》
偃王
虽
走死失
国
,民戴其嗣,
为
君如初。
唐
·
韩愈
·
《徐偃王庙碑》
公家不至,
为
黎民患苦拱揖立
谈
,不啻家人父子,邑人戴之。
清
·
周亮工
·
《理信存稿序》
桓分部良吏,
隐亲医药
,
飧
粥相
继
,士民感戴之。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
戴
执
事之
赐
,此
时为
重。
宋
·
王安石
·
《上徐兵部书》
5.
值;当。
古之立
国
者,南望南斗,北戴
枢
星。
《晏子春秋·杂下四》
6.
棺束。古时棺饰的一种,以其颜色、数目标示丧者的地位。
士戴:前
𫄸后缁
,二披用
𫄸
。
《礼记·丧大记》
作六
军
之事
执
披。
注
《周礼·夏官·司士》
7.
契丹语音译,意为“烧”。参见“
戴辣
”。
8.
通“
載
”。
1
行;遵从。
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
注
《淮南子·缪称》
2
侧。参见“
戴目
”。
3
周代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以东。
宋人、蔡人、
卫
人伐戴,
郑
伯伐取之。
注
《春秋·隐公十年》
9.
姓。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戴”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戈”
全部
哉
栽
载
裁
戢
戣
戤
戡
戥
截
戮
戳
戠
戦
戧
戨
戩
二字词
戴罪
爱戴
穿戴
拥戴
戴笠
戴月
三字词
戴帽子
大小戴
小戴礼
戴冠郎
戴帽饧
戴帽儿
四字词
披星戴月
张冠李戴
不共戴天
戴罪立功
披麻戴孝
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