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ǔ
xiù
常用释义
1.
夜晚住下;过夜。
  • 例词
    露宿街头
    晓行夜宿
    宿舍
    宿营
  • 例句
    他上了一天的班,下班后回到宿舍倒头就睡。
2.
素有的;一向就有的。
  • 例词
    宿敌
    宿疾
    宿怨
    宿志
  • 例句
    这两个人是多年的宿敌,一见面就怒目相视。
3.
年老的;经验丰富的。
  • 例词
    宿将
    耆宿
4.
姓。
详细释义
1.
住宿;过夜。
出宿于饮饯
《诗·邶风·泉水》
翁夜傍西宿,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渔翁》诗
平定王孝廉信,尝随父宦榆林,夜宿野寺经阁下。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2.
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
野之道,十里有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周礼·地官·遗人》
3.
指宿鸟。
而不,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4.
处于。谓日月运行在空中所处的位置。
彼天地之以无极者,以守度量而不可,日不辰,月宿其列。
《鹖冠子·天则》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其角,箕其口。
·韩愈·《三星行》
箕四星,一曰天,主八。凡日月宿在箕、壁、、翼,起。
·陈继儒·《珍珠船》卷三
5.
指夜间守卫。
氏掌比中宿互粥。
《周礼·秋官·修闾氏》
6.
拖延;停留。
亦特指军队的停留与驻扎。
者不宿其,故民不疾其威。
《管子·君臣上》
孝文皇帝又天下之精兵聚之广武常,然终无尺寸之功,而天下黔首者。孝文寤兵之不可宿,故合和。此二之迹,足以效矣。
《汉书·韩安国传》
、盟津、滑、大梁、彭城、宿厚兵,以塞虏冲
·杜牧·《战论》
本朝五季之弊,天下之兵宿
·秦观·《安都策》
7.
隐含;寄寓。
造深醇,所文,奥雅厚,刊落腴,而宿理。后村谓其高逼《檀弓》《梁》,平处犹与韩并驱
··《隐居通议·理学三》
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8.
安心;安于。
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其物乃至。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9.
预先;早先。
参见“宿定”。
且夫遇也,能不预设不宿具,邂逅逢喜,遭上意,故之“遇”。
·王充·《论衡·逢遇》
水之不周者,路不容通人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寺,是白山神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易水》
材晦朝,高行。新除酬望,宿行施
·王安石·《送孙叔康赴史府》诗
10.
素常;一向。
参见“宿習”、“宿志”、“宿願”。
既宿服仰,又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人以助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仲遵宿称干略为乡里所
《周书·泉仲遵传》
《真玉》《太上郁仪结璘章》《八景神丹文》皆刻于东华,不宣世上,自非宿有仙名者,不可闻见也。
《云笈七》卷六八
11.
久。参见“宿貴”。
12.
大。参见“宿狡”、“宿契”、“宿豪”。
13.
隔夜;夜。
参见“宿問”。
入食物,隔宿即出,故官此地者,受馈饮食,必宿而用之。
·东轩主人·《述异记·虾蟆蛊》
14.
隔年生的;多年生的。多指植物。参见“宿莽”、“宿草”、“宿麥”。
15.
谓年齿高,岁数大。
比有敕旨,召吾还阙,亦有别,令君入朝。操行无闻,而年齿已宿。今日退,唯君是
《周书·文帝纪上》
卿何身老而才之齿宿而意之新乎?
《新唐书·李百药传》
康祺同治初入京,书贾齿稍宿者,多余言船、石洲嗜,校之勤,源流本末,若其期功中表之周悉靡不洞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
16.
祭祀前,主祭人别居斋戒称宿。
戒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事。
《周礼·春官·大史》
三月,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礼记·礼器》
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通火,拜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祠云。
《史记·封禅书》
17.
通“”。索取。参见“宿名”。
18.
古国名。风姓。太皞之后。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任、宿、、句、臾,姓也,司大皞与之祀。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19.
姓。北魏有宿石。见《魏书》本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星宿
  • 归宿
  • 露宿
  • 宿营
  • 寄宿
  • 投宿
三字词
  • 宿命论
  • 寄宿生
  • 宿营地
  • 宿铁刀
  • 寄宿舍
  • 不射宿
四字词
  • 风餐露宿
  • 晓行夜宿
  • 露宿风餐
  • 餐风宿露
  • 东食西宿
  • 双宿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