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
庶
shù
zhù
常用释义
1.
形
众多。
例词
庶务
富庶
2.
名
平民;百姓。
例词
庶民
黎庶
3.
名
旧指宗族的旁支或非正妻所生的子女。
反义
嫡
例词
庶出
庶母
庶子
4.
副
但愿,表示希望。
5.
副
或许;也许可以,表示推测。
6.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众多。
1
引申为普通;一般。参见“庶玉”。
念我
独
兮,我事孔庶。
注
《诗·小雅·小明》
京
师
之人,既庶且
丰
。
唐
·
韩愈
·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妇人过庶的倾向愈益显著。
李大钊
·
《战后之妇人问题》
2.
百姓;平民。
厥既命殷庶。
《书·召诰》
三后之姓,于今
为
庶。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将军
魏武之子
孙
,于今
为
庶
为
清
门
。
唐
·
杜甫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
3.
非正妻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与“嫡”相对。
天乎,仲
为
不道,
杀适
立庶。
《左传·文公十八年》
世
闻
内嬖六人,嫡庶
无
别,
则
言
乱于
姑姊妹七人矣。
汉
·
王充
·
《论衡·书虚》
使
万国
相
维
,以成
盘
石之固;宗庶
杂
居,而定
维
城之
业
。
晋
·
陆机
·
《五等论》
4.
将近;差不多。
宣子喜曰:“
郑
其庶乎!”
注
《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曰:“回也其庶乎!
屡
空。”
注
《论语·先进》
走
虽
不敏,庶斯
达
矣。
汉
·
张衡
·
《东京赋》
5.
副词。
1
幸得;幸而。
四方既平,王
国
庶定。
注
《诗·大雅·江汉》
后稷肇祀,庶
无
罪悔,以迄于今。
《生民》
2
希望;但愿。
庶有
达
者,理而董之。
注
汉
·
许冲
·
《说文解字后序》
庶竭
驽钝
,攘除
奸
凶,
兴复汉
室,
还于旧
都。
三国 蜀
·
诸葛亮
·
《出师表》
故聊
赋
焉,庶使百世少有寤云。
晋
·
陆云
·
《豪士赋序》
幸
后
之人
与
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
楼
之不朽也!
宋
·
王禹
称
·
《黄冈竹楼记》
3
或许;也许。
君姑修政而
亲
兄弟之
国
,庶免
于难
。
《左传·桓公六年》
四
体诚
乃疲,庶
无异
患干。
晋
·
陶潜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
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
谋
其半,庶易
为
力。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6.
姓。春秋时邾国有庶其。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庶”字的形近字
全部
度
席
庹
二字词
庶族
庶人
庶出
庶妃
庶妻
庶子
三字词
庶吉士
中庶子
少庶子
明庶风
庶几乎
庶兄弟
四字词
庶竭驽钝
庶几无愧
庶人不议
黎庶涂炭
庶人不服
谋及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