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烈
常用释义
1.
形
形容强度、浓度、力量、气势等很大。
例词
烈火
烈酒
烈日
猛烈
强烈
例句
刚才外面还
烈
日炎炎,不一会竟下起了大雨。
2.
形
刚直。
例词
刚烈
例句
他为人正直,性情刚
烈
,绝不做有违正义的事情。
3.
形
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
例词
烈士
4.
名
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人。
例词
烈属
先烈
5.
名
功业;功绩。
例词
功烈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指火势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
鲜
死焉。
《左传·昭公二十年》
物
为
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
气
所燥也。
汉
·
王充
·
《论衡·言毒》
2.
烤;烧。
取羝以
𫐈
,
载
燔
载
烈。
注
《诗·大雅·生民》
言
词于纸
素者烈
诸
火。
唐
·
李节
·
《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
到祖
坟
上去……烈些
纸儿
,添些土
儿
。
元
·
武汉臣
·
《老生儿》第三折
3.
光明;辉煌。
1
引申指显赫。参见“
烈考
”、“
烈祖
”。
烈若
钩
星在
汉
,焕若
云
梁承天。
注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兴
瑞降祥,表精日月。和
气
烟
熨
,三光朗烈。
《艺文类聚》卷十五引晋左芬《武帝纳皇后颂》
4.
甚。
1
厉害;猛烈。
《康
诰
》曰:“
杀
越人于
货
,
闵
不畏死,凡民罔不
憝
。”……
于
今
为
烈,如之何其受之?
《孟子·万章下》
孝公始用商君攻守之法,
东
侵
诸
侯,至
于
昭王,用兵
弥
烈。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从来
鬼方
挞
伐,未有
涤荡
廓清若斯之烈者也。
清
·
魏源
·
《圣武记》卷七
连八股出身的张之洞,他托缪荃孙代做的《书目答问》也竭力添进各种译本去,可见这“维新”风潮之烈了。
鲁迅
·
《准风月谈·重三感旧》
2
胜于;超过。
火炎
崑冈
,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注
《书·胤征》
身自持
筑
臿,
胫
毋毛,臣
虏
之
劳
不烈
于
此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
十八年,
鸿胪
寺卿黄爵滋
请严
吸食罪,行保甲
连
坐之法,且
谓
其
祸
烈
于
洪水猛
兽
。
《清史稿·邦交志二》
5.
严厉;严酷。
曾
参
之
养亲
也,若事
严
主烈君。
《淮南子·齐俗》
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
为声
……
虽惨
酷,斯
称
其位矣。
《史记·酷吏列传论》
6.
刚直;坚贞。
1
亦指勇决。
凡此之
辈数
百人,皆忠
壮
果烈,有智有仁。
汉
·
陈琳
·
《檄吴将校部曲文》
予
尝赋
一
绝
云:“夫君一逝恨
无
涯,直入泉
台
作一家。
岁岁
雪霜
雕
不得,至今英爽在棠花。”自
愧
菲
词
未能揄
扬
其烈也。
明
·
黄瑜
·
《双槐岁钞·棠花表节》
都是为了爱”,觉民苦恼地说……“我真想不到鸣凤的性子这样烈!
巴金
·
《家》二七
吾懦
于击
决,足下烈
于专断
。
南朝 宋
·
颜延之
·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
7.
威。
1
威武。
武不可
觌
,文不可匿。
觌
武
无
烈,匿文不昭。
注
《国语·周语中》
2
威力。
其所以摧
败
零落者,乃一
气
之
余
烈。
宋
·
欧阳修
·
《秋声赋》
8.
指香气浓重。
1
亦指香;香气。
臣
闻
郁烈之芳,出
于
委灰;繁
会
之音,生
于绝
弦。
晋
·
陆机
·
《演连珠》之十四
袭
烈蕙之芳
风
,送
丽
音
于辽
耳。
唐
·
沈亚之
·
《梦游仙赋》
应风
披靡,吐芳
扬
烈。
注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清桂羞烈,沉水
惭
馨。
南朝 梁
·
江淹
·
《莲华赋》
仿佛要令人于饮水思源以后,再喝一口脏水,历亲芳烈之余,添嗅一下臭气似的。
鲁迅
·
《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9.
寒冷。
南有揭
职
,稍大,幅
员准
千里,陵阜
连属
,多菽
麦
,
气
寒烈。
《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10.
美好;美妙。
从
臣
诵
烈,
请
刻此石,光垂休
铭
。
注
《史记·秦始皇本纪》
〔
萧
何〕位冠
群
臣,
声
施
后
世,
与闳
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史记·萧相国世家论》
洋洋
习习
,
声
烈遐布。
注
《文选·嵇康〈琴赋〉》
11.
功业;业绩。
公
称
丕
显
德,以予小子,
扬
文武烈。
注
《书·洛诰》
抒
怀
古之情,存不刊之烈。
注
《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伫继贞观
烈,
边
封脱兜鍪。
唐
·
韩愈
·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
文
独
有以知吾海
陆军将
士皆深明乎民族民
种
之大
义
,故能一致
进
行,知死不避,以成此烈也。
孙中山
·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12.
指重义轻生或建功立业的人。
唬厉
志
贞
亮,
无
愧古烈。
《晋书·周
唬
传》
臣
闻齐
大不偶,著手前
诰
;
辞
霍不婚,垂
称
往烈。
南朝 梁
·
沈约
·
《奏弹王源》
其
余
皆榱
栋
殊材,黼黻
异
制。
俦诸
古烈,罔有
惭
德。
唐
·
吕温
·
《凌烟阁勋臣颂》序
13.
祸害;祸患。
自古以
来
,未
尝
有以
乱济乱
,大
败
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
遗
毒
余
烈,至今未
灭
。
《汉书·董仲舒传》
若
汤
之旱,
则
桀之
余
烈也。
《汉书·公孙弘传》
14.
树木被砍伐后重生的新芽。
烈、
蘖
,
余
也。
注
《尔雅·释诂下》
栵,
读为
“烈”。烈,
蘖
也,
斩
而
复
生者也。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其灌其栵”
15.
通“
迾
”。遮。
叔在
薮
,火烈具
举
。
注
《诗·郑风·大叔于田》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强烈
激烈
烈士
猛烈
热烈
英烈
三字词
火烈鸟
烈性子
军烈属
烈军属
烈丈夫
英烈王
四字词
兴高采烈
轰轰烈烈
愈演愈烈
烈火真金
烈烈轰轰
于今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