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
陵
常用释义
1.
名
土山。
例词
陵谷
丘陵
山陵
例句
这个小镇坐落在丘
陵
之间,环境幽静而宜居。
2.
名
帝王或诸侯的坟墓;现也指领袖或烈士的坟墓。
例词
陵园
陵墓
例句
陵
园里静谧而庄严,充满着肃穆的氛围。
3.
动
欺侮;侵犯。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大土山。
如山如阜,如
冈
如陵。
注
《诗·小雅·天保》
其植物
则
玄林包竹,藩陵蔽京。
注
《后汉书·马融传》
岸
类长
蛇
搅
,陵
犹
巨象豗。
唐
·
韩愈
·
《咏雪赠张籍》
2.
山头。
山
无
陵,江水
为
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
与
君
绝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上邪》
3.
隆起处。参见“
陵居
”。
4.
坟墓;墓地。
昔者,
圣
王之治天下也,
参
其
国
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
为
之
终
。
注
《国语·齐语》
秦名天子冢曰山,
汉
曰陵,故通曰山陵矣。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渭水三》
只有朝陵日,
妆奁
一
暂开
。
注
唐
·
韩愈
·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
中
间
坐着一
个
看陵的太
监
,穿着蟒袍。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5.
登上;上升。
齐
侯
亲
鼓,士陵城。三日,取
龙
。
《左传·成公二年》
陵重
𪩘
,
猎
昆
𬳿
。
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志陵青霞端,欲
饮
天
汉
津。
宋
·
司马光
·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遇》
6.
超越;越过。
不陵
节
而施之
谓孙
,相
观
而善之
谓
之摩。
注
《礼记·学记》
自以兵强
国
富,
势
陵京城。
汉
·
陈琳
·
《檄吴将校部曲文》
经
通谷,陵景山。
三国 魏
·
曹植
·
《洛神赋》
7.
驰奔。
陵,
驰
也。
《玉篇·阜部》
8.
凌驾。
筚门闺窦
之人而皆陵其上,其
难为
上矣!
《左传·襄公十年》
〔
宁
成〕好
气
,
为
人小吏,必陵其
长
吏。
《史记·酷吏列传》
以
阴
乘
阳违
天,以
妇
陵夫
违
人。
《后汉书·荀悦传》
9.
侵犯;欺侮。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礼记·中庸》
单
于桀
骜
,益陵
汉
家。
唐
·
陈子昂
·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因灼然现于外矣!
鲁迅
·
《坟·文化偏至论》
10.
凌乱。
官治其
职
,人
忧
其事,乃无所陵。
注
《庄子·渔父》
11.
衰败;衰落。
自桓
灵
之
闲
,君道秕僻,朝
纲
日陵,
国
隙
屡启
。
注
《后汉书·儒林传论》
斯文未陵,亦各有承。
注
《儒林传赞》
埃及小
亚细亚
之法,自祠
庙
宫
寝
而外,不得
画
壁,其名器愈陵。
章炳麟
·
《訄书·订文》
12.
暴烈。
将无
修容,卒
无
常
试
,
发
攻必
衄
;是
谓
疾陵之兵,
无
足
与斗
。
《尉缭子·攻权》
平日勤加操
练
,
渐
以化其
嚣
陵。
清
·
林则徐
·
《复议团练水勇情形折》
13.
战慄貌。
夫登高
临
危而目不眴而足不陵者,此工匠之勇悍也。
汉
·
刘向
·
《说苑·善说》
14.
严密;严峻。
凡
节
奏欲陵,而生民欲
宽
;
节
奏陵而文,生民
宽
而安。
注
《荀子·致士》
15.
磨砺。
城郭不待
饰
而固,兵刃不待陵而
劲
。
注
《荀子·君道》
16.
通“
凌
”。参见“
陵室
”。
17.
古地名。
1
秦县名。在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
陈
王初立
时
,陵人秦嘉……徐人丁疾等皆特起。
注
《史记·陈涉世家》
2
元州名,明为县。在今山东省陵城区。
陵,元州,
属
河
间
,明降
县
,
后
治德州故城。
清
·
查继佐
·
《罪惟录·地理志》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陵”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夌”
全部
凌
绫
崚
㥄
堎
棱
祾
睖
鲮
倰
婈
掕
碐
稜
裬
踜
二字词
乾陵
长陵
昭陵
定陵
霸陵
茂陵
三字词
兰陵王
广陵散
中山陵
明孝陵
十三陵
武陵源
四字词
日陵月替
五陵年少
广陵散绝
寿陵失步
寿陵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