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即
常用释义
1.
动
接近。
例词
若即若离
2.
动
到;登上。
例词
即位
3.
名
当前。
例词
开业在即
例句
这个新店开业在
即
,准备了各种甜点给大家试吃。
4.
动
就是。
例词
非此即彼
5.
介
引进动作行为靠近的处所、环境,相当于“就着”。
例词
即景生情
6.
副
就;马上。
例词
稍纵即逝
例句
这篇文章你稍加修改,
即
可发表。
7.
连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
即使
”。
例句
即
在丰年,我们也应节约粮食。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就食。
鼐有
实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注
《易·鼎》
2.
就;接近;靠近。
匪
来贸丝
,
来
即我
谋
。
注
《诗·卫风·氓》
乃益
骄
溢,即山
铸钱
,煮海水
为盐
。
注
《史记·吴王濞列传》
虽
弘道自高,
恶为洁饰
,而容貌
闲
美,即之温然。
唐
·
李景亮
·
《李章武传》
那里的高楼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望不可即。
何其芳
·
《楼》
3.
至;到。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
注
《素问·气交变大论》
青袍
异
春草,白
马
即吴
门
。
南朝 梁
·
庾肩吾
·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
此等
结
法最
难
,非
负
雄才具大力者不能即。
清
·
李渔
·
《窥词管见》十五
4.
乘;登。
泥行蹈毳,山行即
桥
。
注
《史记·河渠书》
人熊在山,能即舟害人。
宋
·
周去非
·
《岭外代答·人熊》
5.
寻求。
有寒
饿
之疾,始
怃
然欲出仕,往即焉,而乃幸得,
于
今三年矣。
宋
·
王安石
·
《上张太傅书》之一
摩
诘纯
乎妙
语
,
绝无
迹象可即。
清
·
徐增
·
《而庵诗话》卷二
6.
迎合;符合。
若夫即主心同乎好
恶
,固其所自
进
也。
《韩非子·孤愤》
仆
平生
于
得意之友不敢以私干,而政令之不即人心者必以告。
清
·
方苞
·
《与吴见山书》
7.
依附;附着。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
则
神存,形
谢则
神
灭
也。
南朝 梁
·
范缜
·
《神灭论》
他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就是说精神和形体相互结合……精神依赖于形体,不能离形体而独立存在。
郭沫若
·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8.
按照;依据。
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
无复
倚旁。
唐
·
元稹
·
《乐府古题序》
校
书
之
时
,遇有疑似之
处
,即名而求其
编韵
,因
韵
而
检
其本
书
。
清
·
章学诚
·
《校雠通义·校雠条理》
9.
就是。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襄公八年》
后
十三年,子
见
我
济
北,榖成山下黄石即我也。
汉
·
王充
·
《论衡·纪妖》
赵学
究即
赵
普也。
宋
·
刘延世
·
《孙公谈圃》卷上
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
毛泽东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10.
指当时;当天。亦表示以后不久的时间。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考期在即,要
寻
一
个
替身。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即,今也。
注
《玉篇·
皁
部》
日之相近,或亦以“即”言之。
翟灏
·
《通俗编·时序》
11.
连词。
1
假若。
即欲有事,如何?
《左传·昭公十二年》
即以
为
不毛之地,亡用之民,
圣
王不以
劳
中
国
,宜
罢
郡,放
弃
其民,
绝
其王侯勿
复
通。
注
《汉书·西南夷传》
即材可用,
虽雠
不
废
;不可用,
虽
光
显
矣,不
处
以
势
。
宋
·
曾巩
·
《太祖皇帝总叙》
刘
孺人即怒,
节
母
负墙
竦
惧
,
节妇从
容改
为
,以
适
厥指。
清
·
曾国藩
·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2
尽管;即使。
瘦即瘦,比
旧时
越模
样儿
好否?
金
·
董解元
·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倒提着鸡鸭走过租界就要办……即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
鲁迅
·
《花边文学·倒提》
3
则。
利人乎即
为
,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
而以盛德
与
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
欢
然各自安
乐
其
处
,惟恐有
变
。
汉
·
贾谊
·
《过秦论》
我受之,即彼得以乘
闲
而
尝
我,我
则
示之以可欲之
门
矣。
《明史·施邦曜传》
12.
介词。
1
从;跟;随。
与
牢
隶
臣某即甲、丙妻、女
诊
丙。
秦
·
《封诊式·经死》
令史某爰
书
:
与乡
□□
隶
臣某即乙、典丁
诊
乙房内。
《穴盗》
2
当。
即此
风云
佳,孤
觞
聊可命。
南朝 齐
·
谢朓
·
《赋贫民田》
3
就在。
〔
项
羽〕即其
帐
中
斩
宋
义头
。
《史记·项羽本纪》
文德皇后既葬,太宗即苑中作
层观
以望昭陵。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语智·昭陵》
若先出
师
疆埸,即
军
前命
为
大
将军
者,
则
命正、副使
赍
敕印往。
《清史稿·礼志九》
13.
副词。
1
便;就。
〔
苏
秦〕即
阴与
燕王
谋
,破
齐
共分其地。
《战国策·楚策一》
〔魏延〕向所以不即反者,
惧
丞相耳。
《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
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
沈从文
·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
2
特;只。
晋国虽
褊小,吾何
爱
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
无
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梁惠王上》
14.
烛头之烬。
夏后氏
垐
周
注
《礼记·檀弓上》
15.
通“
蝍
”。参见“
即且
”。
16.
古代法律术语。
以、准、皆、各、其、及、即、若,此八字系《刑
统赋
》
诸条为
例之事……即者,
条虽
同而首别
陈
,
谓
文
尽
而
复
生,意
尽
而
复
明,
条与
上文同而事
与
文
异
。
元
·
沈仲纬
·
《刑统赋疏·例分八字》
17.
姓。
即,亦姓。《
风
俗通》:
汉
有
单
父令即
卖
。
《广韵·入职》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即刻
随即
即将
即使
立即
即日
三字词
即墨侯
是即是
即色空
即墨牛
四字词
若即若离
转瞬即逝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一触即发
不即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