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吴
wú
yú
常用释义
1.
名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2.
名
朝代名。三国之一(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建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今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史称孙吴、东吴。
例句
孙
吴
在三国时期崛起,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政治力量。
3.
名
指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地区。
例词
吴牛喘月
吴语
吴歌
例句
吴
歌伴随着渔船归来的欢声笑语,抚慰着人们的心灵。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大声说话;喧哗。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注
《诗·周颂·丝衣》
不吴不
扬
,不掉不挫,皆
将军
之命也。
唐
·
元稹
·
《于季友授右羽林将军制》
2.
大。
吴,大也。
《方言》第十三
3.
古国名。
1
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传至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2
三国时三国之一。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29年称帝。占有今之长江中下游,南至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280年为晋所灭。
3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937年为南唐所代。
4.
地名。泛指我国东南(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参见“吴牛喘月”、“
吴歌
”。
5.
姓。周太伯封于吴,其后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四》。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吴”字下部件相同,均为“天”
全部
关
昊
笑
宎
芺
二字词
三吴
东吴
孙吴
吴燕
西吴
吴语
三字词
吴宫燕
东门吴
吴方言
吴太伯
吴公台
吴均体
四字词
吴侬软语
吴下阿蒙
吴带当风
吴头楚尾
吴牛喘月
吴越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