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
吝
常用释义
1.
形
舍不得拿出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小气。
例词
吝啬
吝惜
悭吝
2.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悔恨;遗憾。
悔吝者,
忧
虞之象也。
注
《易·
系
辞上》
姑亦奉
顺笃
厚,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
获
不吝。
注
《后汉书·张衡传》
患人知
进
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2.
吝啬;爱惜;舍不得。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
骄
且吝,其
余
不足
观
也已。”
《论语·泰伯》
开
芳及稚
节
,含采吝
惊
春。
注
《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陛下
与
人
终
始之意
则
美矣,其
于
改
过
勿吝,去邪勿疑之道或未
尽
善。
《旧唐书·裴延龄传》
及余用之以
赒亲
戚之急,亦未
尝
吝也。
宋
·
司马光
·
《叙清河郡君》
生非我有也,
财
何吝邪?
清
·
恽敬
·
《二仆传》
3.
贪婪;鄙俗。
时
月之
闲
,不
见
黄生,
则
鄙吝之萌
复
存乎心。
注
《后汉书·黄宪传》
梦
寐
伫归
舟,
释
我吝
与劳
。
南朝 宋
·
谢灵运
·
《酬从弟惠连》诗
4.
羞耻;以之为耻。
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皋
陶不
与
焉,
盖
吝之也。
注
《后汉书·杨震传》
小人能之,
则
迂而入
诸
拘
碍
,泥而弗通大方,矜以夸
众
,神以
诬
人,故前
圣
不以
为
教,
盖
吝之也。
《新唐书·方伎传序》
5.
通“
遴
”。
1
艰难。
君子
几
不如舍,往吝。
注
《易·屯》
遴,
难
行也。
注
《说文·
辶
部》
2
见“
吝選
”。
6.
方言。犹韧;不脆。
〔梁五
妇
〕善炙肉不用叉烤……用文火先炙
里
,使油膏走入皮内,以酥
为
上,脆次之,吝斯下矣。
清
·
李光庭
·
《乡言解颐·人部·食工》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吝惜
吝啬
悭吝
吝色
纤吝
吝口
三字词
混不吝
四字词
不吝指教
不吝赐教
改过不吝
不吝珠玉
不吝金玉
积财吝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