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zhú
shú
chù
suì
常用释义
1.
学问;技艺。
  • 例词
    美术
    武术
    医术
    艺术
  • 例句
    他画精湛,每幅作品都让人赞叹不已。
2.
手段;方法。
  • 例词
    骗术
    权术
    算术
    战术
详细释义
1.
道路。
城、高唐当术而大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
王自歌曰:“空城兮,狗不吠,,横广广兮,固知中之人!”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盖荫,朱衢。
·左思·《咏史》之四
壮丽气开广术,虚根削插崩
·吴伟业·《登上方桥有感》诗
2.
方法;手段。
也,可以政矣。
《礼记·祭统》
夫兵不可。不可在己,可在彼。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故不可,以遇不,若此失矣。
《吕氏春秋·决胜》
且不可得,是故广为以求之,投壶与其一焉。
·司马光·《投壶新格序》
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于王亭。
·冯梦龙·《智囊补·术智·王东亭》
3.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故君子操一正以立,立官爵以之,论荣举功以任之,是上下之平。上下之平,臣得其力,而主得其柄。
《商君书·算地》
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之柄,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也。
《韩非子·定法》
圣贤之治世也,得其术则成功,失其术则
·王充·《论衡·定贤》
4.
权术;计谋。
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
《吕氏春秋·先己》
以予之,使之不,挺之不起大用之念,卢绚广林甫狡,亦安用其,而三人者在其中,竟以取,悲夫!
·陈善·《扪虱新话》卷十三
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石,没由被旁人播弄,套,一失了把柄,中,事悔之及。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5.
技艺;业术。
古之学术道者,以得身也,是故焉。
《礼记·乡饮酒义》
矢人惟恐不人,函人惟恐人,巫匠亦然,故不可不慎也。
《孟子·公孙丑上》
6.
思想;学说。
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黄帝》、《老子》,尊其
《史记·外戚世家》
子以道,屈宋以《楚采。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
7.
方术。指医、卜、星、相等术艺。
孝武皇帝幸李夫人,夫人死,思其形。道士以术为李夫人,夫人步入殿,武帝望,知其非也,然,喜近之。
·王充·《论衡·乱龙》
是伎之士,附以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
其婆罗门学四吠陀……四曰谓异能、伎、禁方。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蜀人石宣和壬寅到下,以得名,善相字。
··《铁围山丛谈》卷三
李行修妻,偶得桐桑老人,以术见其妻如平生。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
8.
学习;效法。
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乎?
《礼记·学记》
时习焉,也。必敏焉,不敏也。必时术焉,也。必中焉,不中也。其竞时如是,可以已矣。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9.
通“”。
遵循;依照。
色而省之,孝子之志也。
《礼记·祭义》
古字通……《礼记·祭》“而省之”注“术当为述,也。”此例古籍习见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
记述;陈述。
曰命者,暴王所作,人所,非仁者之言也。
《墨子·非命下》
方伯术职,嘉君义纲
《隶释·汉张表碑》
10.
通“”。等级。
儒者曰:“亲亲,尊有等。”
《墨子·非儒下》
11.
通“”。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语气。参见“術追”。
12.
姓。
《姓苑》,今莱阳有此姓。
《万姓统谱·入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术”字部件相同,均为“木”
全部
二字词
  • 美术
  • 话术
  • 艺术
  • 马术
  • 心术
  • 技术
三字词
  • 艺术照
  • 魔术师
  • 手术刀
  • 艺术家
  • 技术员
  • 炼金术
四字词
  • 不学无术
  • 心术不正
  • 回天乏术
  • 厌胜之术
  • 仁心仁术
  • 分身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