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戚
qī
cù
常用释义
1.
名
与自己有姻亲关系或血亲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
例词
皇亲国戚
亲戚
外戚
例句
过年期间,他家里的所有亲
戚
都会在一起吃饭。
2.
形
忧愁;悲伤。
例词
休戚相关
忧戚
哀戚
悲戚
例句
我们与自然休
戚
相关,因此要和谐相处,保护自然。
3.
名
古代兵器,像斧。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代兵器名。斧的一种。亦用为舞具。
1
参见“戚揚”。
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注
《礼记·明堂位》
子路悦,援戚而舞,三
终
而出。
《孔子家语·困誓》
总
干
挥
戚,
节
以鼓音。
《宋史·乐志九》
2.
亲近;亲密。
1
亦指亲属、亲戚。
国
君
进贤
,如不得已,
将
使卑
逾
尊,疏
逾
戚,可不慎
与
?
《孟子·梁惠王下》
管夷吾、
鲍
叔牙二人相友甚戚。
《列子·力命》
为
政者反民性,然
后
可以
与
民戚。
注
《吕氏春秋·见本》
夫戚而不
见
殊,孰能
无
怨?
注
《汉书·杜邺传》
何
谓
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吕氏春秋·论人》
法之不行,自
于贵
戚。
《史记·秦本纪》
3.
忧愁;悲伤。
心之
忧
矣,自
诒
伊戚。
注
《诗·小雅·小明》
前
变
未
远
,臣
诚
戚之。
《后汉书·皇甫规传》
恐旦暮死而汝抱
无
涯之戚也。
唐
·
韩愈
·
《祭十二郎文》
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
忧
。
宋
·
范仲淹
·
《上执政书》
二三子何患乎
无
君,勿
过
戚也。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4.
愤恚;愤怒。
舞斯愠,愠斯戚。
注
《礼记·檀弓下》
5.
警惕。参见“
戚然
”。
6.
姓。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忧戚
戚容
干戚
外戚
宁戚
姻戚
三字词
戚家军
干戚舞
宁戚歌
愁戚戚
四字词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皇亲国戚
亲戚朋友
悲悲戚戚
自贻伊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