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用竹篾、苇篾、蒲草等编成的薄而平的片状物,用来铺在炕上、床上、地上或搭棚子等。
  • 例词
    席子
    炕席
    草席
    竹席
  • 例句
    他在地上铺好草,准备好好睡一觉。
2.
座位;席位。
  • 例词
    记者席
    入席
    软席
    出席
  • 例句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服出了朋友的婚礼。
3.
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
  • 例词
    议席
4.
成桌的酒菜。
  • 例词
    酒席
    宴席
5.
用于酒席、谈话等。
6.
姓。
详细释义
1.
“蓆”的古字。坐卧铺垫用具。由竹篾、苇篾或草编织成的平片状物。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邶风·柏舟》
卧不席,行不乘,赢粮士卒分苦。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清淮波平如席,扶半天赤。
·韩愈·《送僧澄观》诗
禹便一经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2.
坐位;席位。
食,必正席,先之。
《论语·乡党》
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便坐接客,初惟一揖,即端坐自若……及退,起一揖,未尝离席。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
这里是特等观众席。
徐迟·《精神分析》
3.
酒筵。
亦指设筵。
至舍,其妻。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每日吃他酒食多矣,洒家今日也安排些席。
《水浒传》第七回
但是良辰佳,或客席上,必定召他侑酒。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没有再请谁,专请萧队长赴席。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
于其行日,分司吏留守之事,窃载酒肴,席定鼎外,盛客以之。
·韩愈·《送郑十校理序》
4.
职位。
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刘禹锡·《赠杨尚书》诗
我想把这几个人留在湖北,量材器使用,每一个人替他安置一席,倒也不
《文明小史》第十三回
5.
船帆。
帆采石席拾海月。
南朝 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挂轻席于中流,顺长风以破浪。
··《东征赋》
秋江有鲈鱼当挂吴淞席。
·贝琼·《遣儿子归营殳山草堂》诗
6.
谓布席而坐。
旃夜至,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
七十杖朝,君门则席。
《礼记·祭义》
席月涧门,横琴云际
南朝 梁·陶弘景·《解官表》
秦生席大下,上五色薇。
·吴从先·《妓虎传》卷三
7.
凭借;倚仗。
、吕禄席太后之据将相之位。
《汉书·楚元王传》
治家有法度,常恐侈,席凌人。
《新唐书·房玄龄传》
世而天子者,席疆土之富强,承先帝之侈
·唐甄·《潜书·主奴》
其地并踞武昌上游,席建瓴之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
8.
继承。
忠席父,富有金。
·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9.
宋代计量单位。一席盐或米,大者二百二十斤,小者一百十六斤。
如有渡回米斛不,即勒白日任便渡外;有一以上,一席者,并仰地分捉拽赴官,依法施行。
·苏轼·《奏淮南闭籴状》
为盐岁百五十二六千四百二十九石,石五十斤;以席六十五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一十六斤。
《宋史·食货志下三》
猾商吏,表里为奸,至入椽木二,估千,给盐一大席,为盐二百二十斤。
10.
用为量词。
既雨已下理小畦,隔苣。
·杜甫·《种莴苣》诗
高公喜可如何,送了八两银谢仪在北柱楼办了一席酒。
《老残游记》第三回
这席话,自然有许多是不在理的,我不想去听它。
浩然·《石山柏》
11.
姓。唐代有席豫。见《旧唐书·文苑传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席”字的形近字
全部
二字词
  • 缺席
  • 席子
  • 列席
  • 筵席
  • 出席
  • 主席
三字词
  • 一席话
  • 席梦思
  • 主席台
  • 主席团
  • 八八席
  • 龙须席
四字词
  • 一席之地
  • 幕天席地
  • 座无虚席
  • 寝不安席
  • 席地而坐
  • 席不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