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拉弓。
  • 例词
    引而不发
    引弓
2.
惹;招致。
  • 例词
    引火烧身
    抛砖引玉
    引狼入室
  • 例句
    他在会议上抛砖玉,激发了大家的思考。
3.
带领。
  • 例词
    引导
    引航
    引路
  • 例句
    这些骨干教师在学校发挥了示范和领作用。
4.
拉长;延伸。
  • 例词
    引颈
    引吭高歌
    引桥
5.
拉。
  • 例词
    穿针引线
    牵引
    引车
6.
引用,把别人的言行或某个事物作为根据。
  • 例词
    引经据典
    引以为荣
    援引
7.
推荐。
  • 例词
    引荐
    推引
8.
市制长度单位,1引等于10丈。
9.
退却;避开。
  • 例词
    引退
    引避
10.
姓。
详细释义
1.
拉弓;开弓。
维体防之,引之中
《周礼·考工记·弓人》
列御寇伯昏无人射,引之盈
《庄子·田子方》
状两手若弓。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惊风八候》
2.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
固又作《典引篇》,述叙德。
《后汉书·班固传》
之靡草,不足比也,政小引日月耳。
《南史·梁纪上》
3.
伸着(颈项)。
坐引群小,平看木低。
·李深·《游烂柯山》诗之一
4.
申;表达。
蔬食薄味,不堪敬,聊引意耳。
·乔吉·《扬州梦》楔子
5.
牵引;拉。
服,兄弟之子,子也,引而之也。
《礼记·檀弓上》
引之不,推之不往。
《淮南子·务》
附女,引蔓故不
·杜甫·《新婚别》诗
客大,恐及己,引被覆首,息忍咽以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
6.
系于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
亦指牵引柩车的绳索。
后因称出殡为发引。
绵绵常以为务
《荀子·王霸》
帝乃设坛,令公,尚奉引。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建二年》
披,引。
《仪礼·既夕礼》
吊于葬者必引。
《礼记·檀弓下》
古以车载柩,挽之索之引,亦
·吴荣光·《吾学录·丧礼三》
7.
株连;攀供。
河南治建,引淮南太子及党与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虞常果引张胜
《汉书·苏建传》
后为,引恢反。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8.
引导;带领;疏导。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诗·大雅·行苇》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
宋人引淠,魏人引河。
·曾巩·《水利》
我和二嫂引着安住孩,趁熟走一遭去。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
你引咱娃去讨饭,把你心血没劳干?
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诗
9.
征引;援引。
袭灭代王,迎取其姊,姊引理,称说节礼
·刘向·《列女传·代赵夫人》
至若胤征羲和,《正典》之民,叙任之言。此全引成,以明理者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人之道,不穷异神,不引天以高。
·柳宗元·《非国语上·料民》
御史王象力言非策,引哥舒翰出潼关为戒。
·魏源·《圣武记》卷一
10.
荐举。
光乃引延年为给事中。
·荀悦·《汉纪·昭帝纪》
朝尚飞战斗尘世宜引英俊人。
·杜甫·《暮秋遣兴呈苏侍御》诗
11.
抽取;执持;取用。
轲废,乃引其匕首以秦王。
《史记·刺客列传》
壶觞以自酌。
·陶潜·《归去来辞》
衾裳一毁撤,千引。
·潘岳·《悼亡诗》
那前行商烘烘皆起,引
《西游记》第九三回
12.
收纳;引进。
五都殖,既既引。
《文选·张衡〈西京赋〉》
13.
招致。
其民引之而,推之而往。
《管子·任法》
昼见御座庭前,色青赤,上引邕之。
《东观汉记·蔡邕传》
广彦,询于政道。
《晋书·庾冰传》
这男子因为学识渊博,在那里不久就得到了一个位置。作事一年左右,又得到总督的信任,引为亲信。
沈从文·《月下小景·爱欲》
14.
逗引;诱引;吸引。
友人,下引之,元方入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吾目引色,耳引于声,口引味,鼻引香,火辄随之。
·苏轼·《龙虎铅汞论》
枕旁置末、夜香者,香,且易引虫蚁
·曹庭栋·《养生随笔·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
15.
收敛;退避。
参见“引逸”。
成之,是收引。
《素问·五常政大论》
引而去。
《战国策·赵策三》
之以累年之,不因其力,民引而不
《孔子家语·入官》
贼觉,拒之,且且引。
《新唐书·张巡传》
16.
正;划定。
引其封疆,何蔑有?
《左传·昭公元年》
17.
争。
上下交引而不和同。
《管子·五辅》
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汉书·梅福传》
18.
承当;自承。
参见“引咎”。
拷不引,傍
《魏书·辛雄传》
解兆民之愠,引方之罪。
《周书·乐运传》
已露,避不引,考以理者也。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
19.
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
20.
传唤罪人。
参见“引慮”。
唐《柳氏家: 柳公绰为中丞日,平叔以侥幸。及罪,鞠于宪司,吏引曰:“侍郎公!”叱曰:“可呼官!”据案引曰:“囚平叔,系于别圄。”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21.
量词。
长度单位。古以十丈为一引。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十丈引。
《汉书·律历志上》
重量单位。宋以后盐或茶运销时以“引”为计量单位,每引规定的斤数,不同时期和地区各不相同。
南北均以四百斤引,今豪家多取至七百斤。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茶三十四二千三百五十一引。
《清史稿·世宗纪》
22.
乐曲体裁名,有序奏之意。
有《青门引》词。
亦泛指吟唱。
故聆曲引者,于节奏,察度句投。
《文选·马融〈长笛赋〉》
六引清唱,三调伫繁音。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
能歌姹女如玉,解引郎眼似刀。
·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诗
徒歌,品秩先,序而推之之引。
《古谣谚》卷一百引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
“南唐”之变“花间”,变其作风不变其体——仍为令、引之类。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前言〉》
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
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
23.
运气吹奏。
天衢,到引笙篁。
五代·和凝·《小重山》词
24.
文体名。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简短。
敢竭鄙,恭疏短引。
·王勃·《滕王阁诗序》
尝称百喻,而实缺二者,疑举成数,或并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为二事也。
鲁迅·《集外集·〈痴华鬘〉题记》
25.
路引;通行证。
蔡京又更茶法,天下立茶,拘榷茶,令客人赴官引。自园买茶,赴官称验息批引,限日贩卖
《宣和遗事》前集
某欲他往,烦给一引,使奔四方所得
·唐玉·《翰府紫泥全书·托人给引》
宣吟,央李外衙上下打,使用了了大尹,还乡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26.
古纸币名。
户部尚蔡松年复钞引法,遂制交与钱并用。
《金史·食货志三》
元年,改四川交子务为钱……二年,而西、河皆以旧钱引入成都换易。
《宋史·食货志下三》
27.
引戏的省称。
参见“引戲”。
杂剧色: ……引、潘浪引兼末部、王恩引。
·周密·《武林旧事·乾淳教坊乐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引诱
  • 指引
  • 引用
  • 吸引
  • 招引
  • 引起
三字词
  • 药引子
  • 吸引力
  • 引水员
  • 箜篌引
  • 牵引力
  • 引申义
四字词
  • 抛砖引玉
  • 旁征博引
  • 引吭高歌
  • 引人注目
  • 引以为戒
  • 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