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常用释义
1.
登高。
2.
晋升。
  • 例词
    黜陟
详细释义
1.
由低处向高处走。与“降”相对。
陟彼崔嵬,我𬯎
《诗·周南·卷耳》
阜,首睇山川。
·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
独访山家歇陟,茅屋斜隔松
·梁辰鱼·《浣纱记·迎施》
左庶子汤潜庵斌,夜登高山,已陟其半,忽一人自越之先登。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汤学士梦》
2.
远行;长途跋涉。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
《书·太甲下》
嗟予怨行役,三陟晨暮。
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诗》
宗少文好山水,好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
·吕祖谦·《卧游录》
3.
提拔;升迁。
亦谓登上帝位。
,三考,黜陟幽明。
《书·舜典》
得失以表黜陟,存亡以标劝戒。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舜之,其所黜者则闻之矣,四凶是也。其所陟者,皋陶、稷、契,皆身一官而不徙。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秦山〕洎登巍科,陟上卿。
·钱大昕·《味经窝类稿序》
,汝陟帝位。
《书·舜典》
是用命尔继统,俾前烈,宜陟元后,永兆人。
·韩愈·《顺宗实录一》
4.
升遐;升天。指帝王薨逝。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
《书·康王之诰》
〔黄帝轩辕氏〕一百年,地裂,帝陟。帝王之崩,皆曰陟。
《竹书纪年》卷上
5.
高;高峻。
陟,高也。
《玉篇·阜部》
你也有年了,怎挑得等的陟
《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
6.
重叠的山陵。
山三曰陟。
《尔雅·释山》
四方悉平,周以陟。
《列子·汤问》
7.
入;进入。
孙来享,堂。陟堂室,笾铏
·韩愈·《袁氏先庙碑》
8.
祭祀山岳。
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翕河。
《诗·周颂·般》
9.
通“”。敬奉。
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
《史记·夏本纪》
10.
通“”。牡马。
四月……陟攻
《大戴礼记·夏小正》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陟”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步”
全部
二字词
  • 搴陟
  • 陟厘
  • 陟里
  • 攀陟
  • 游陟
  • 陟升
三字词
  • 陟厘纸
四字词
  • 陟罚臧否
  • 黜陟幽明
  • 陟遐自迩
  • 瞻云陟屺
  • 陟屺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