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ù
常用释义
1.
踢。
  • 例词
    蹴鞠
2.
踏。
  • 例词
    一蹴而就
详细释义
1.
踩;踏。
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
,不敢齿君之路者有
·贾谊·《治安策》
秋千,起慵整纤纤手。
·李清照·《点绛唇》词
公主舒皓腕,利屣,燕,蹴入霄。
·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背后有个人发出小小的嘘声,正谐和着那音乐的节奏,还不时用脚尖蹴出那拍子。
丁玲·《梦珂》二
2.
踢。
渠引燕王止之曰:“王必自往,往成功。”王之以足。
《史记·燕召公世家》
中夜鸡鸣,蹴琨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晋书·祖逖传》
,武昌人,膂力人。五更之田,猛虎地而,乃手搏虎肩而足蹴虎,虎死。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方六一生来无善心,抬脚将丐者蹴开。
洪深·《申屠氏》第一本
3.
追逐;追踪。
可以御狡,蹴横奔,定猝,收奇
··《祭韩子师尚书文》
步卒,欲走。太祖曰:“彼以蹴我,走安往?”
《明史·费聚传》
洋兵先以七百人出,王其寡也,麾劲骑驰之,洋兵退,乘蹴之。
·薛福成·《书科尔沁忠亲王大沽之败》
4.
惊惭不安貌。参见“蹴然”。
5.
方言。折。
去拽那门时想是外边搭住了的。狠性子一拽,早把个长指甲一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6.
同“”。
促;靠近。
,浸淫部。
《文选·扬雄〈羽猎赋〉》
吹地,高浪蹴天浮。
·杜甫·《江涨》诗
浮白日山侵越,潮蹴青天海入吴。
·傅若金·《送唐子华嘉兴照磨》诗
狭窄。参见“蹴尖”。
减缩;削弱。
西劲骑,急战蹴旅;淮上卒,简备靡旗。
《宋书·袁淑传》
催促。
边风船浪,天外遮隔岸山。
·唐孙华·《瓜洲屯船坞泊舟》诗
聚拢;皱缩。
宫裙百折,蹴。
《歧路灯》第一〇八回
慵髻低鬟,黛,湘裙微蹴莲钩
·珠泉居士·《雪鸿小记》卷二
7.
见“蹴躇”。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蹴鞠
  • 蹴球
  • 一蹴
  • 蹴踘
  • 蹴蹑
  • 迫蹴
三字词
  • 蹴蹴然
  • 蹴瓶伎
  • 皮蹴毱
四字词
  • 一蹴而就
  • 一蹴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