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ǒng
zhòng
常用释义
1.
脚后跟。
  • 例词
    接踵而至
    旋踵
2.
亲自到。
  • 例词
    踵谢
3.
跟随;继承。
  • 例词
    踵至
详细释义
1.
脚后跟。亦泛指脚。
亦借指基脚,物体的底部。
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曰:“知材性,固有以人矣!”
《荀子·荣辱》
魏王兵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二
宴,大会亲戚,赴者接踵。
·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
到处人们惊㤞地自顶至踵地注视她。
徐迟·《牡丹》五
〔元〕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寺塔忽变红色,自至踵,表,如煅初出于上有光焰迸,自二更至五更乃止。
《元史·五行志二》
下崖之,曰瑞,一曰麻尼。崖高危立,逼其踵。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岣岣崖》
2.
追逐。
者,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便寇也。
《六韬·均兵》
空中有物,如角之像,飞骑刀刺之,角驮涌人,身,而逐飞骑飞骑走,且射之,中。怪遂少留,又踵,飞骑又射之,乃止。
《太平广记》卷三六一引唐牛肃《纪闻·牛成》
3.
指鞋后跟。参见“踵决”。
4.
跟随。
吴踵楚,而疆埸无备,邑,能亡乎?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步兵踵军后数人。
《汉书·武帝纪》
考第士及庭所策士,踵相蹑为宰相官,公相先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我和你踵在中,一看他那何如;二看他金身上,可有我的宝贝
《四游记·唐三藏起程往西》
5.
继承;因袭。
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
《汉书·刑法志》
马迁为纪传,成一家之,自史官莫不踵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像各有,踵乾隆故事也。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
6.
至;到。
参见“踵門”。
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
《战国策·齐策一》
7.
屡次;频频。参见“踵見”。
8.
车的后承轸。指辀的末端,用以承受车箱横木者。
五分其颈围,去一以
《周礼·考工记·辀人》
者曰踵。
·凤应韶·《凤氏经说·车制》
后谓之踵。
·戴震·《考工记图·释车》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踵门
  • 旋踵
  • 踵踵
  • 跟踵
  • 踵臼
  • 踵踪
三字词
  • 不旋踵
  • 不还踵
四字词
  • 接踵而至
  • 摩肩接踵
  • 接踵而来
  • 比肩接踵
  • 踵事增华
  • 摩顶放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