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策
常用释义
1.
动
用鞭子驱赶;驱使。
例词
扬鞭策马
鞭策
2.
动
计划;谋划。
例词
策反
策划
策应
决策
例句
他非常谨慎,做决
策
时总是三思而后行。
3.
名
计谋;办法。
例词
出谋划策
束手无策
国策
妙策
献策
例句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能为朋友出谋划
策
。
4.
名
古代的一种文体。
例词
策论
策问
对策
5.
名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
6.
名
古代指编连在一起的竹简。
例词
简策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驱赶骡马役畜的鞭棒。
1
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左
师为
己短策,苟
过华
臣之
门
必
骋
。
注
《左传·襄公十七年》
良工不能
无
策而御。
汉
·
桓宽
·
《盐铁论·后刑》
庆为
太
仆
,御出,上
问车
中
几马
,
庆
以策
数马毕
,
举
手曰:“六
马
。”
《汉书·万石君传》
遨集京邑,交
关贵
游,
轮园策
弊,匪遑
启处
。
晋
·
葛洪
·
《抱朴子·正郭》
宇文泰
与
侯景
战
,泰
马
中流矢,
惊
逸,泰
坠
地,
东
魏兵及之,左右皆散,李穆下
马
,以策
击
泰背。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捷智·宗典等》
命遣
诸
客,
扰
躟就
驾
,
仆
夫正策。
注
《文选·傅毅〈舞赋〉》
2.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
1
引申为驾驭。
孟子反不伐,奔而殿,
将
入
门
,策其
马
,曰:“非敢
后
也,
马
不
进
也。”
《论语·雍也》
马
力
殚
矣,然
犹
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韩诗外传》卷二
岂
敢力
苍蝇
而慕
冲
天之
举
,策跛
鳖
而追
飞
兔之
轨
。
晋
·
葛洪
·
《抱朴子内篇自序》
郑
子
见
之
惊
悦,策其
驴
,忽先之,忽
后
之,
将
挑而未敢。
清
·
葆光子
·
《物妖志·兽类·狐》
驭手放开闸,向红马策了顶响的一鞭。
李文翔
·
《新排长》
乘流光,策
飞
景,凌六虚,
贯
涵溶。
晋
·
葛洪
·
《抱朴子·畅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
其材。
唐
·
韩愈
·
《杂说》
3.
督促;使进步。参见“
策勉
”、“
策勵
”。
4.
手杖;拐棍。
昭文之鼓琴也,
师旷
之枝策也,惠子之
据
梧也,三子之知
几
乎皆其盛者也。
注
《庄子·齐物论》
曳策背落日,江
风鸣
梢梢。
唐
·
常建
·
《空灵山应田叟》诗
禹
锡
乃退立床下,支策以
观
之。
唐
·
薛用弱
·
《集异记·刘禹锡》
5.
拄着;拄着棍杖。
1
引申为扶持;架起。
怅
恨
独
策
还
,崎
岖历
榛曲。
晋
·
陶潜
·
《归园田居》诗
竹
风
清磬晚,
归
策步
苍
苔。
唐
·
刘商
·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诗
少
时
,
萧
出,着紫蜀衫,策
鸠
杖。
清
·
葆光子
·
《物妖志·兽类·狐》
左扶右策
夹
以二童子,下可涉
园径
,上可凌坡
陀
。
明
·
李东阳
·
《灵寿杖歌》
可
怜
打得他皮
开
肉
绽
,
鲜
血迸流,
帐
下
见
者
无
不酸鼻,仁美令府
门
外
从
人即策之去。
《杨家将》第五回
6.
古代用以记事的竹、木片,编在一起的叫“策”。亦借指书简,簿册。
1
引申为予人书简。
若有故,
则
卒聘,束帛加
书将
命,百名以上
书于
策,不及百名
书于
方。
注
《仪礼·聘礼》
书
以
为
三
策
。
注
《国语·鲁语上》
言出
于
口,文立
于
策,俱
发于
心,其
实
一也。
汉
·
王充
·
《论衡·问孔》
编
之乎
诗书
之策而
无
愧,措之乎天地之
间
而
无亏
。
唐
·
韩愈
·
《潮州刺史谢上表》
刑者,情之百易者也,
书
之策不可
尽
也。
清
·
恽敬
·
《三代因革论一》
至蠡策
种
而遁,肥矣。
汉
·
扬雄
·
《法言·重黎》
7.
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
1
引申为策命;策免。
夏四月,
郑
伯如
晋
,公
孙
段相,甚敬而卑,
礼无违
者,
晋
侯嘉焉,授之以策。
注
《左传·昭公三年》
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
与谷
,其
县
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
诸
侯,以
为
其子
孙赏
邑。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四》
莽(王莽)怒策尤
为
庶人,以董忠代之。
汉
·
荀悦
·
《汉纪·平帝纪》
〔先主〕策亮
为
丞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8.
给有功者以奖赏。
骄语
妻孥
须
上
赏
,亟
将饼饵
策奇
勋
。
清
·
汪懋麟
·
《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二
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
贬
。
清
·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9.
古代考试取士,以问题令应试者对答谓策。
1
亦泛指考试。
其夏,上(成帝)
尽
召直言之士
诣
白虎殿
对
策,策曰:“天地之道何
贵
?王者之法何如?‘六
经
’之
义
何上?人之行何先?取人之
术
何以?
当
世之治何
务
?各以
经对
。”
《汉书·杜钦传》
明
经
求第,
则顾
人答策;三公九
䜩
,
则
假手
赋诗
。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勉学》
元和元年,对
诏
策,拜右拾
遗
。
唐
·
韩愈
·
《独孤府君墓志铭》
成祖命解
发
策,以“七十二
贤
,
贤贤
何德,二十八
将
,
将将
何功”
为问
。
清
·
梁章钜
·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乡
使上世之士
处
虖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
举
非方正,
独
可抗疏,
时
道是非,高得待
诏
,下
触闻罢
,又安得青紫。
《汉书·扬雄传下》
刘显执
卷策
劢
,酬
应
如流,乃至卷次行
数
亦不差失。
《南史·梁吴平侯
劢
传》
建中初,策
贤
良方正等科,通玄
应
文
词
清
丽
,登乙第,授同州司户,京兆户曹。
《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
〔李士
宁
〕常
见
余成都,曰:“子甚
贵
,
当
策
举
首。”已而果然。
宋
·
苏轼
·
《东坡志林·冲退处士》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亦指一种议论文体。
时对
者百
余
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
为
第一。
《汉书·公孙弘传》
著
诗
、
颂
、碑、
铭
、
书
、策凡十五篇。
《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表、
笺
、
状
、策、
书
序、
传记
、
纪志
、
说论
,今文
赞志
,凡二百九十一篇。
唐
·
韩愈
·
《樊绍述墓志铭》
策者,
条
而
对
焉者也。
宋
·
张表臣
·
《珊瑚钩诗话》卷三
11.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
晋
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
数系
此多少。
南朝 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言语》
天至高也,日月星辰
阴阳
之
气
,可端策而
数
。
宋
·
王安石
·
《礼乐论》
12.
计谋;谋略。
若
无礼
,
则
田
猎
戎事失其策,
军
旅武功失其制。
注
《礼记·仲尼燕居》
安期生
尝
干
项
羽,
项
羽不能用其
策
。
《史记·田儋列传》
臣有平
贼
策,狂童不
难
治。
唐
·
韩愈
·
《送张道士序》诗
利
尽
山
泽
而不取
诸
民,故曰此富
国
之
策
也。
清
·
顾炎武
·
《郡县论》六
郑洞国征求李鸿的意见,“我看也是撤回为上策。”李鸿答。
《花城》1981年第3期
13.
谋划;测度。
策之而知得失之
计
。
《孙子·虚实》
青
龙
二年,
诸
葛亮出斜谷,司
马
懿屯渭南,雍州刺史郭淮策亮必争北原而屯,遂先
据
之,亮至,果不得上。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渭水一》
鬻子名熊,楚人,
为
文王
师
,年九十
见
文王曰:“使臣捕
兽
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
国
事尚少也。”
宋
·
李石
·
《续博物志》卷七
晋
太始中,
凉
州刺史
杨
欣失羌戎之和,
马
隆策其必
败
,俄而欣
战
没。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兵智·马隆》
今寇
饱
意
张
,
胁众
疾
进
,此其志
扬扬
,策我不能故也。
王闿运
·
《李仁元传》
以
陈
育堂赴大竹,促
张
懋隆
来
渝,策
进
行。
邹鲁
·
《四川光复》
14.
古代卜筮用的蓍草。
筮人
执策
抽上韇,兼
执
之,
进
受命于主人。
《仪礼·士冠礼》
詹尹乃端策拂。
注
《文选·屈原〈卜居〉》
襄主
错
,
数
策占兆,以
视
利害,何
国
可降,而使
张
孟
谈
。
注
《战国策·秦策一》
15.
小箕。
鼓
策
播精,足以食十人。
注
《庄子·人间世》
16.
木栅。
祝宗人元端以
临
牢
策
。
注
《庄子·达生》
17.
星名。即仙后星座的γ星。
汉
中四星
注
《史记·天官书》
18.
书法用笔的名称。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
19.
姓。明有策敏、策简。见《万姓统谱·陌》。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策划
上策
策略
鞭策
失策
计策
三字词
策源地
天策府
神策军
土政策
计然策
檀公策
四字词
群策群力
出谋划策
束手无策
万全之策
算无遗策
谋无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