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
息
常用释义
1.
名
呼出或吸入的气。
例词
气息
鼻息
喘息
叹息
例句
听到这个坏消
息
后,他发出了深深的叹
息
声。
2.
名
消息;音信。
例词
信息
例句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
息
。
3.
动
停止。
例词
自强不息
息怒
平息
4.
动
歇;休息。
例词
歇息
作息
5.
动
滋生;繁殖。
例词
蕃息
生息
息肉
6.
名
利钱。
例词
利息
年息
还本付息
7.
名
指
子女
。
例词
子息
8.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呼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1
亦指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武
气绝
,半日
复
息。
注
《汉书·苏武传》
凡
发扬
一
声
,出入九息。
唐
·
袁郊
·
《甘泽谣·许云封》
闭
我囊中,
压
以
诗书
,我鞠躬不敢息。
明
·
马中锡
·
《中山狼传》
野
马
也,
尘
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注
《庄子·逍遥游》
〔霍桓〕遂
潜
伏
绣
褶之
侧
,略
闻
香息,心
愿窃
慰。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青娥》
2.
叹气。
虽
不周
于
今之人兮,
愿
依彭咸之
遗则
。
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
。
《楚辞·离骚》
东
方先生喟然
长
息。
汉
·
东方朔
·
《答客难》
3.
形容时间短暂、迅速。
调
其
数
而合其
时
,
时
之
变则间
不容息。
《文子·道原》
将军无
失
时
,
时间
不容息。
注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其雇
于
官而
种盐
者曰
揽
户,治畦其旁,盛夏引水灌畦而
种
之,得
东
南
风
,一息而成。
宋
·
赵彦卫
·
《云麓漫钞》卷二
卿既仙人,
当
千里一息耳。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张鸿渐》
4.
消息。
今遣候承音息,
矫
首
还
翰,慰其引
领
。
《梁书·处士传·何胤》
又恐伊、
寻
消
问
息,瘦
减
容光。
宋
·
周邦彦
·
《意难忘·美咏》词
5.
滋息;生长。
有
国
之君,不息牛羊;
错质
之臣,不息
鸡
豚。
《荀子·大略》
流民既
归
,户口亦息。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猪
牛
鸡鸭
,肥大蕃息。
唐
·
韩愈
·
《柳州罗池庙碑》
6.
利息;利钱。
凡民之
贷
者,
与
其有司辨而授之,以
国
服
为
之息。
《周礼·地官·泉府》
岁余
不入,
贷钱
者多不能
与
其息。
《史记·孟尝君列传》
半
贾
鬻我藏,倍
称还
君息。
宋
·
秦观
·
《海康书事》诗之八
一九四二年减租减息,张太就只剩了一些收不起来的账尾巴,送了个空头人情,说“本利全让”。
赵树理
·
《小经理》
7.
儿子。
1
亦指女儿。
老臣
贱
息舒祺,最少,不肖。
《战国策·赵策四》
大息登金
马
,中息
谒
承明,小息偏
爱
幸,走
马
曳
长缨
。
南朝 梁
·
徐防
·
《长安有狭邪行》
兄即清河崔公之第五息,嫂即太原公之第三女。
唐
·
张𬸦
·
《游仙窟》
今弱息及笄,
议
姻震
泽
,
将纳
其次子
为
婿。
明
·
李昌祺
·
《剪灯
余
话·洞天花烛记》
8.
停止;停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乾》
庶
灾
害可息,
丰
年可招矣。
《后汉书·翟酺传》
天下忠
愤
之
气
,日以沮
丧
,中原
来苏
之望,日以衰息。
宋
·
岳飞
·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
晨雨小
润
,夜
风
息狂。
清
·
黄丕烈
·
《〈嵇康集〉跋》
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鲁迅
·
《彷徨·祝福》
9.
休息。
1
亦指栖息。
何斯
违
斯,莫敢遑息?
《诗·召南·殷其
雷
》
鸡鸣
入
机
杼,夜夜不得息。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静夜有清光,
闲
堂仍
独
息。
唐
·
韩愈
·
《夜歌》
息一阵,我自个人慢慢爬蜒着去。
柳青
·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
树
成
荫
而
众鸟
息焉,醯酸而
蚋
聚焉。
《荀子·劝学》
种
田得粟,采山得薪,
凿
井而
饮
,架屋而息。
明
·
瞿佑
·
《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
10.
安宁;静止。
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
礼
以息楚。
注
《左传·昭公八年》
桀,天子也,而不得息。
注
《吕氏春秋·
适
威》
沙平水息
声
影
绝
,一
杯
相
属
君
当
歌。
唐
·
韩愈
·
《八月十五夜赠功曹》诗
11.
灭绝;消失。
其人存
则
其政
举
,其人亡
则
其政息。
注
《礼记·中庸》
火
𬊶
炎而不
灭
,水浩洋而不息。
注
《淮南子·览冥》
其巫正坐江欲渡,即
时两
股劈
开
,浮江而
毙
,妖遂息。
明
·
李中馥
·
《原李耳载·正术诛邪》
12.
慰劳。
主人
释
服,乃息司正。
注
《仪礼·乡射礼》
13.
古礼之一。指乡饮酒。
于时
有事,蒸于皇祖皇考,息
国
老六人,以成冬事。
注
《大戴礼记·千乘》
14.
通“
瘜
”。赘肉。
1
参见“息肉”。
夫
痈气
之息者,宜以
针开
除去之。
注
《素问·病能论》
15.
春秋时诸侯国名。一作鄎。姬姓,后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郑
息有
违
言,息侯伐
郑
。
注
《左传·隐公十一年》
16.
姓。明代有息隆泰。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窒息
安息
屏息
息怒
叹息
平息
三字词
息肌丸
安息香
安息日
信息量
信息港
长太息
四字词
自强不息
姑息养奸
川流不息
瞬息万变
奄奄一息
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