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拜
bài
bái
常用释义
1.
动
行礼表示敬意。
例词
跪拜
叩拜
下拜
2.
动
见面行礼表示祝贺。
例词
拜贺
拜年
拜寿
例句
他每逢春节都会给外地的亲戚打电话
拜
年。
3.
动
拜访。
例词
拜访
拜望
例句
他工作以后也会经常去
拜
访他的老师。
4.
动
敬词,用于人事往来。
例词
拜读
拜领
拜托
5.
动
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例词
拜相
拜将
6.
动
结成某种关系。
例词
拜师
拜把子
7.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行礼时下跪,低头与腰平,两手至地。后用为行礼的通称。
授宗人同,拜,王答拜。
《书·顾命》
平衡曰拜。
注
《荀子·大略》
见国
之利而忘君安,非子道也;得
国
而拜,其非君欲。
汉
·
王充
·
《论衡·异虚》
退幽
于
堂隅兮,
进独
拜
于床
垂。
晋
·
潘岳
·
《寡妇赋》
〔
满
生〕
见
了丈人,便是
纳头
四拜,拜
罢
,
长
跪不起。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他跪下,捧起两手来,向这布袋拜了两拜。
柔石
·
《死猫》
2.
顺服;敬奉。
1
参见“拜金主義”、“拜物教”。
晋
居深山,戎狄之
与邻
,而
远
于王室,王
灵
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
献
器。
注
《左传·昭公十五年》
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
注
《礼记·郊特牲》
自今真心悔改,不拜邪神,不行邪事,遵守天
条
。
《太平天
国
·天条书》
3.
奏上;奉上。
1
参见“拜表”、“拜疏”、“拜茶”。
他却也拜了一本,
说
:“
贾
似道
卖国
求
荣
,
请
速正法。”
《痛史》第六回
4.
敬受。
禹拜昌言曰:“俞!”
注
《书·大禹谟》
进
位司徒,固
让
不拜。
《晋书·太宗简文帝纪》
擢河西尉,不拜,改右
卫
率府胄曹
参军
。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5.
拜谢。
1
参见“拜恩”。
阳货
欲
见
孔子,孔子不
见
,
归
孔子豚。孔子
时
其亡也,而往拜之,遇
诸涂
。
注
《论语·阳货》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
注
《吕氏春秋·察微》
6.
拜谒;拜见。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唐
·
杜甫
·
《新婚别》诗
雨村尚未看完,忽
闻传点
,
报
“王老
爷来
拜”。
《红楼梦》第四回
7.
祝贺。参见“
拜年
”、“
拜節
”、“
拜壽
”。
8.
敬词。
1
参见“拜托”、“拜書”、“拜讀”。
太史公牛
马
走司
马迁
再拜言。
汉
·
司马迁
·
《报任少卿书》
还
白不具,王洽再拜。
《淳化阁帖·晋中书令王洽书辱告帖》
同
学
弟成都
费锡
璜拜撰。
清
·
费锡璜
·
《友鸥堂集序》
9.
通过某种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二人拜
为
兄妹。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
你打了胜仗回来,这孩子一定拜你作干爸爸。
萧三
·
《慰问袋》
10.
授官;封爵。
上拜盎
为
泰常,
窦婴为
大
将军
。
《汉书·爰盎传》
长兴
三年,
权
知
国
事王建,遣使朝
贡
,明宗拜
为
王。
宋
·
曾巩
·
《高骊世次》
汉
雍仲
进
南海香,拜洛
阳
尉,
时号
香尉。
明
·
陈继儒
·
《珍珠船》卷四
下官徐达,元室为臣,官拜徐州正堂。
《串龙珠》第三场
11.
拔掉。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注
《诗·召南·甘棠》
12.
植物名。即灰菜。
拜,蔏藋。
注
《尔雅·释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崇拜
拜托
拜访
拜见
礼拜
拜别
三字词
拜天地
拜下风
大礼拜
礼拜日
礼拜天
拜把子
四字词
八拜之交
甘拜下风
顶礼膜拜
长揖不拜
三拜九叩
三叩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