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gào
常用释义
1.
油;脂肪。
  • 例词
    膏粱
    民脂民膏
2.
浓稠的糊状物。
  • 例词
    膏药
    梨膏
    牙膏
3.
我国古代医学指心尖脂肪(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例词
    病入膏肓
4.
肥沃。
  • 例词
    膏腴之地
    膏壤
    膏沃
详细释义
1.
脂肪。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诗·桧风·羔裘》
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楚辞·天问》
膏棘,所以滑也,然而不能方穿。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黑如凝膏。然明,无异
《水经注·河水三》引晋张华《博物志》
2.
肥肉;肥。
屯其膏,小吉。
《易·屯》
食器,甒迤膏候屑。
《逸周书·器服》
衔衔之食,不足狃也,不能膏,而祗罹咎也。
《国语·晋语一》
膏者多而皮纵缓
《灵枢经·卫气失常》
3.
特指灯油。
夜久膏既竭,明旦未央。
南朝 宋·鲍照·《秋夜》诗之一
其根而,加其膏而希其光。
·韩愈·《答李翊书》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膏。
·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诗
4.
浓稠的糊状物。
又如: 牙膏;雪梨膏;润肤膏。
若在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既而合,傅以神膏,四五日愈。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案青州有核,多膏,肥美天下第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
5.
指物之精华。
天子之,玉果、珠、烛银、黄金之膏。
《穆天子传》卷一
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张衡·《南都赋》
挹以玄玉之膏,嗽以池之泉。
·孙绰·《游天台山赋》
6.
甘美。
参见“膏露”。
之事,脂者、膏者以牲。
《周礼·考工记·梓人》
广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自生。
《山海经·海内经》
鬼杖之言曰:“何而粢盛之不膏也?”
·王充·《论衡·祀义》
7.
丰润。
霜雪顿销释,土膏且黏。
·韩愈·《苦寒》诗
贵于枯淡者,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美,明、子厚之是也。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
而中膏,希而趣永。
林纾·《国朝文序》
8.
精液。
并溃,不所出,漂疽疥,内溲膏是也。
《庄子·则阳》
9.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蒙美言狂瞀,臾便膏。
·曾国藩·《送谢果堂前辈归江南》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膏”字上部件相同,均为“亠”
全部
二字词
  • 膏药
  • 膏蟹
  • 牙膏
  • 膏肓
  • 石膏
  • 山膏
三字词
  • 雪花膏
  • 生石膏
  • 橡皮膏
  • 熟石膏
  • 梨膏糖
  • 玉龙膏
四字词
  • 焚膏继晷
  • 病入膏肓
  • 民脂民膏
  • 膏粱子弟
  • 狗皮膏药
  • 膏火自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