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心脏,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 例句
    他遇到急事容易跳加快,面红耳赤。
2.
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
  • 例句
    我每天回到家,都要去看一看我爱的小金鱼。
    他冷漠的态度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感到寒。
3.
中心;中央的部分。
4.
二十八宿之一。
5.
姓。
详细释义
1.
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
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痿论》
肝、、心、肺、脾、、胃。
《列子·汤问》
欲害襄子,襄子心高欲篡高祖,高祖心亦
·王充·《论衡·感虚》
医生一按电钮,爱克司光照到他的前胸,他的心一上一下跳着。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五段
2.
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
亦指胃部。
又如: 心气痛。
其里之人,而美之,亦捧心而其里。
《庄子·天运》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
愧畏,口有谤𮙋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心痛,即胃脘痛。
·朱震亨·《丹溪心法·心脾痛》
中益气汤……煎一,空心服。
·陈实功·《外科正宗·溃疡主治方》
3.
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夫民心,而宣之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国语·周语上》
心之官思。
《孟子·告子上》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4.
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
二人同心,其利金。
《易·辞上》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小雅·巧言》
不苟取比周朝,以移主上之心。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两开他日,孤舟一心。
·杜甫·《秋兴》诗之一
分江湖摇落,小屏红烛话冬心。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〇
5.
挂怀;关心。
奉命征,屯次里,北望土,乃心陵墓。
三国 魏·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
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
·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
吾不敢其即杜甫、元之徒,而亦可心乎家矣。
林纾·《赠李拔可舍人序》
6.
本性;性情。
,其天地之心乎?
《易·复》
西豹之性急,故佩以自;董安于之心,故佩弦以自急。
《韩非子·观行》
物情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措也。
三国 魏·嵇康·《释私论》
者,天地之心也。人生而皆有之。
·沈作·《寓简》卷一
7.
思虑;谋划。
纣虽多心,弗能知矣。
《吕氏春秋·精谕》
在一日,管一日。替你心,替你力。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8.
中心;中央。
战于
《太玄·中》
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唯食老而已。
《南史·孝义传上·江泌》
徐行怒上,千艘横大江心。
·陆游·《度浮桥至南台》诗
前仆后继的倒毙在街心。
闻一多·《画展》
9.
指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诗·邶风·凯风》
握手河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前蜀·薛昭蕴·《浣溪沙》词
苗之去心,在伏中晴日,三伏各一次。
·褚华·《木棉谱》
10.
指某些点心的馅子。
而今端了家花梨椅子,悄悄后门,换肉心包子吃。
《儒林外史》第五回
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
又第十回
11.
我国古代哲学名词。指人的主观意识。与“”相对。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是世界的本体。
唯物主义哲学家则认为“”离不开“”,有“”才有“”,无“”即无“”。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杂说》
天下心外之物。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
夫心固虚,而者必借视听聪明,会于人事而后灵焉。
·王廷相·《石龙书院学辩》
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若无气处则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尽心下》
12.
佛教语。与“”相对。佛教把一切精神现象称为“”,有“三界唯心”之说。
心,意、识体一。
《俱舍论》卷四
1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星三颗。
参见“心宿”。
苍龙,房、心。
《史记·天官书》
有千匹,各有一。怎生打扮……手拿一般器,正按方角、亢、氐、房、心、尾、箕。
《水浒传》第八八回
方角二星,亢四星,氐四星,房四星,心三星,尾九星。
·吴廷翰·《椟记·二十八宿星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信心
  • 心脏
  • 心愿
  • 爱心
  • 关心
  • 心事
三字词
  • 自尊心
  • 虚荣心
  • 好心人
  • 小心眼
  • 开心果
  • 空心菜
四字词
  • 心有灵犀
  • 一心一意
  • 随心所欲
  • 心平气和
  • 问心无愧
  • 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