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
晞
晞
常用释义
1.
形
干;干燥。
例句
蒹葭萋萋,晨露未
晞
。
2.
动
破晓;天亮。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干;干燥。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注
《诗·秦风·蒹葭》
母附
书
至妻寄衣,
开书
拆衣
泪
痕晞。
唐
·
韩愈
·
《送区弘南归》诗
灵
津
驾鹊将
言就,咸池沐
发会
令晞。
明
·
唐寅
·
《七夕赋赠织女》诗
2.
拂晓;天明。
1
亦指明亮。
东
方未晞,
颠
倒裳衣。
注
《诗·齐风·东方未明》
日昕曰晞。
《初学记》卷一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心惝惘而遥思兮,眇
回
目而弗晞。
三国 魏
·
阮籍
·
《大人先生传》
如彼重
暗
自晞,
无
假火日。
南朝 宋
·
谢灵运
·
《与诸道人辨宗论·附竺法纲问》
3.
曝;晒。
朝濯
发于汤
谷,夕晞余身兮九
阳
。
注
《楚辞·远游》
暴五
谷
之
类
秦
晋
之
间谓
之
晒
,
东齐
、北燕、海岱之郊
谓
之晞。
《方言》第七
夕
纳
景
于
虞
渊
兮,旦晞
干于
九
阳
。
三国 魏
·
嵇康
·
《琴赋》
4.
沐浴;沐受。参见“
晞陽
”“
晞露
”。
5.
消失;逝去。
时
昢昢兮旦旦,
尘
漠漠兮未晞。
注
汉
·
王逸
·
《九思·疾世》
灵
幽
体
翳,邈哉晞矣!
三国 魏
·
曹操
·
《祀故太尉桥玄文》
6.
通“
希
”。希求;向往。参见“
晞冀
”“
晞避
”。
7.
通“
睎
”。仰望;远望。
晞白日兮皎皎,
弥远
路兮悠悠。
注
《楚辞·王褒〈九怀·危俊〉》
晞高仰峻,企
远怀
幽。
晋
·
陆云
·
《赠顾尚书》诗
上元三年,天皇大帝幸洛都,晞嵩阜。
唐
·
王
适
·
《体元先生潘尊师谒》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晞”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希”
全部
俙
唏
𫄨
浠
烯
稀
睎
豨
悕
桸
狶
脪
餙
鯑
二字词
晞阳
晞发
晞价
晞解
晞日
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