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
臑
臑
nào
rú
ér
nèn
nuǎn
常用释义
1.
名
中医学上指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
2.
名
牲畜的前肢。
例词
臑骨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动物的前肢。
1
参见“臂臑”。
尸俎: 右肩、臂、
蠕
、肫、胳。
注
《仪礼·特牲馈食礼》
取前足
蠕
骨穿佩之。
《史记·龟策列传》
2.
人的上肢。亦谓臂之羊矢穴。
颌肿
大可以
顾
,肩似拔,
蠕
似折。
《灵枢经·经脉》
蠕
注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臑”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需”
全部
儒
擩
嚅
嬬
孺
濡
懦
𦈡
瓀
襦
蠕
糯
壖
嶿
曘
檽
燸
獳
礝
穤
繻
羺
譳
轜
醹
鑐
隭
鱬
𥜗
二字词
臂臑
鳖臑
豚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