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个月。
  • 例词
    春季
    秋季
    四季
  • 例句
    这里气候四如春,十分适宜居住。
2.
指一年中具有某个特点的时期。
  • 例词
    淡季
    花季
    旺季
    雨季
  • 例句
    这家商场的购物旺在圣诞节前后。
3.
称兄弟排行中第四或最小的。
  • 例词
    伯仲叔季
    季父
4.
最后的阶段;末期。
  • 例词
    季世
    清季
5.
姓。
详细释义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
母曰: 嗟!予季行役,夙夜寐。
《诗·魏风·陟岵》
惠公元妃孟子。
《左传·隐公元年》
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夭死。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苏冯氏兄弟三人,甚相友。其季娶逾年,辄风使其夫分
·范正敏·斋闲览·娶妇离间友爱》
黄州通判,有二子,冠其季也。
·姚鼐·《张冠琼遗文序》
2.
泛指排行较小的,不限最小。
桃花之芳,序天事。季俊秀,皆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始娶范阳卢氏女,生仁本、仁、仁,皆有文行。二季举进士,皆早死。
·韩愈·《荥阳郑公神道碑文》
3.
少小;年纪轻。
其尸之,有季女。
《诗·召南·采
飞飞兮海,去去兮迎春。炎皇之季女,素之佳人。
南朝 陈·徐陵·《鸳鸯赋》
〔太孺人〕以其教二子,同一年得乡荐,季者成士,为编修。
·姚鼐·《郑太孺人六十寿序》
4.
末,指一个时期的末了。
惠公之季年,于黄。
《左传·隐公元年》
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
《国语·晋语一》
季失柄,董卓天常。
·蔡琰·《悲愤诗》
前代之季,不能自救,者起而救之。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
这桩故事,出在梁、唐、、周五代之季。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他对于明季的遗老很有同情,对于清初的文祸也颇不满。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5.
衰微。
昔魏室季,海内分崩,太祖扶危翼,肇
《周书·武帝纪下》
道昔云季,群雄方争。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诗
知梁运将季,乃行渡河,北归庄宗。
《旧五代史·晋书·孙彦韬传》
6.
指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倜扰,遐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书·胤征》
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
《逸周书·周月》
幼何法?法四有孟仲季也。
·班固·《白虎通·五行》
7.
下等。参见“季絹”。
8.
指物之幼嫩者。参见“季材”。
9.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
其方,春角、夏、秋商、冬羽、宫居中央而兼四季。
·桓谭·《新论》
四季徒支,三朝不君王面。
·白居易·《陵园妾》诗
文宜一,重大小宜均,不疑,行用不惑。季别一,自工不能记忆,民何由辨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生宝换了季,穿着白小衫,敞着领口,露出红红的脯颈。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
这个期间,缅甸人称为雨季,几乎是天天落着雨。
艾芜·《山中送客记》
10.
泛指季节
如:雨季、瓜季、旺季。
11.
指季布。
参见“季布一诺”。
诺长怀季,栖遑累丘。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
12.
量词。作物等成熟一次叫一季。
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
陈毅·《冬夜杂咏·故乡》
13.
姓。汉有季布。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季”字下部件相同,均为“子”
全部
二字词
  • 四季
  • 季节
  • 旱季
  • 旺季
  • 淡季
  • 月季
三字词
  • 月季花
  • 四季豆
  • 季后赛
  • 双季稻
  • 反季节
  • 季候风
四字词
  • 一年四季
  • 伯仲叔季
  • 季布一诺
  • 季孙之忧
  • 叔季之世
  • 季常之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