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
káng
常用释义
1.
抵御;抵挡。
  • 例词
    抗洪
    抗震
    抵抗
    顽抗
  • 例句
    他主动参与到此次洪战役中。
2.
不接受;不妥协。
  • 例词
    抗议
    对抗
    违抗
  • 例句
    大家纷纷对这个不合理的合同提出议。
3.
相当;对等。
  • 例词
    分庭抗礼
    抗衡
详细释义
1.
抗拒;抵御。
有能抗君之命,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之大利,之拂。
《荀子·臣道》
然豫州新,安能抗此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山之力以抗,倒日之弗能感。
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
郡吏何暴,官不敢抗。
·梅尧臣·《汝坟贫女》诗
渐渐的她又辨认出来,这还是那股不可抗的力的作怪。
茅盾·《一个女性》五
2.
匹敌;抗衡。
其土地之博,人徒之,欲以抗侯。
《墨子·非攻中》
戍之,非抗也。
·贾谊·《过秦论上》
瞻文章之美,与从叔琨、族弟灵运相抗。
《南史·谢瞻传》
老子亦孔氏之流也,不得以相抗。
·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
其水,俱莫之抗。
·王韬·《瓮牖谈·英国海防》
3.
举;支撑。
甸人抗重出自道,道左倚之。
《仪礼·既夕礼》
袂而掩涕兮,流襟之浪浪。
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
〔虞翻〕抗鞭欲禁,呵止之。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敏倦……抗鞍而卧。
·刘斧·《青琐高议·范敏》
4.
立;树立;耸立。
大侯既抗,弓矢斯
《诗·小雅·宾之初筵》
武功既抗,亦迪斯文,章六真。
《汉书·叙传上》
抗高对岭临回溪。
南朝 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
天柱中抗棼。
·姚鼐·《寄天柱山人》诗
5.
救;援。
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
《国语·晋语四》
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相支抗。
《晋书·王传》
6.
呈上。
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幼之道也。
《礼记·文王世子》
累抗乞身章,湛恩比上庠。
·权德舆·《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诗
7.
收藏。
客之事抗皮。
《周礼·夏官·服不氏》
抗,按今犹谓藏物抗。
·翟灏·《通俗编·杂字》
藏物曰抗。
《青浦县志·方言》
8.
正直;高尚。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其勇也。
《墨子·亲士》
申徒狄石自沉于渊,而溺者不可以抗。
《淮南子·说山》
蹇蹇蕃徒,孜孜抗忠
·吴筠·《览古》诗
9.
亢;高亢。
亦指发出高亢的声音。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曲如折,止如稿木。
《礼记·乐记》
今夫思之朝吟必律吕以之,而未尝无与坠也。
·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
吭以吟,整修毛而舞。
·何景明·《画鹤赋》
抗高音,山歌
古直·《山居暑夜》诗
10.
上;远。参见“抗古”、“抗想”。
11.
振;扬。
,率先士卒,抗威里沙之外。
·方苞·《圣主亲征漠北颂》
12.
撞击。
有被石打能抗人之乎?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
攻击开始了,他们十一人一齐用力抗开了坚固的栏栅门,顺着大街冲了进去。
峻青·《爆炸远征队》三
13.
极。参见“抗絶”。
14.
姓。汉代有抗徐。见《后汉书·桓帝纪》。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抗”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亢”
全部
二字词
  • 对抗
  • 抵抗
  • 违抗
  • 抗拒
  • 顽抗
  • 抗旱
三字词
  • 对抗性
  • 抗干扰
  • 抵抗力
  • 抗药性
  • 对抗赛
  • 抗毒素
四字词
  • 负隅顽抗
  • 分庭抗礼
  • 不可抗拒
  • 抗颜为师
  • 抗尘走俗
  • 负隅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