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善良;心肠好。
  • 反义
  • 例词
    心怀不善
    善意
    善举
    慈善
  • 例句
    意的行为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励他人做出积极的改变。
2.
友好;和睦。
  • 例词
    亲善
    友善
  • 例句
    他总是友地对待每个人,给予他人温暖。
3.
良好。
  • 例词
    多多益善
    改善
    完善
  • 例句
    通过锻炼和健康饮食,他的身体状况得以改
4.
善行;善事。
  • 例词
    改恶从善
    行善
5.
办好;做好。
  • 例词
    善始善终
    善后
6.
擅长;善于。
  • 例词
    能歌善舞
    勇猛善战
7.
表示易于。
  • 例词
    多愁善感
    善变
    善忘
8.
好好地。
  • 例词
    善罢甘休
    善自保重
详细释义
1.
吉祥;好;美好。
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如神。
《礼记·中庸》
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永最善。
·柳宗元·《游黄溪记》
把笔当作火,当作剑,歌颂真的、美的、善的、打击假的、丑的、恶的。
巴金·《探索集·悼方之同志》
2.
善行;善事;善人。
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坤》
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盖闻为善者,天之以福。
《史记·吴王濞列传》
不吾,吾将强而附;不善不吾,吾将强而拒。
·韩愈·《送孟秀才序》
我觉得母亲实在太修善。
鲁迅·《呐喊·兔和猫》
3.
好处;优点。
我有善我,我有过则立毁我。
《管子·小称》
吾好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一人,是而黜吾善,君子以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4.
和善;老实;好对付。
一言难尽,自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他的嘴也不善,喝俩铜子的“猫尿”能把全院的人说晕了。
老舍·《柳家大院》
5.
交好;亲善。
参见“善鄰”。
夷吾善叔牙。
《吕氏春秋·贵公》
今其状阳与韩,其实阴善楚。
《史记·韩世家》
尝为僚,相善。
·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江西使翁覃溪先生善。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
6.
指信奉佛教的人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善男信女”、“善友”、“善緣”等。
7.
使之善;改善。
也者,人之所也,而可以善民心。
《礼记·乐记》
8.
表示赞同、应诺。
亦表示赞叹。
子曰:“城虎牢以逼郑。”知武子曰:“善。”
《左传·襄公二年》
信曰:“善。”其策,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史记·淮阴侯列传》
此待水攻之法也。者曰:“善。”
·魏源·《城守篇·守御下》
孔子曰:“人之祔也,之;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礼记·檀弓下》
9.
赞美;褒扬。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上》
君子善傅母之防未然也。
·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
食而弦尚,不以人之善是非,唯以相公之意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我看《夕鹤》戏,甚善夕鹤言。为赋《夕鹤词》,歌颂夕鹤贤。
陈毅·《夕鹤词》
10.
喜好。
亦谓欣羡。
施民所善,去民所
《国语·吴语》
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考同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徐晦嗜酒,沈传师善食梅。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
物之得,感吾生之行休。
·陶潜·《归去来辞》
11.
擅长;善于。
惟截截善言,俾君子易
《书·秦誓》
戴侯康侯,多所著,又善草
·潘岳·《〈杨仲武诔〉序》
括博善文,天文、方志、律、音医药、卜算,所不通,皆有所著。
《宋史·沈括传》
秦中多才,城解公庶吉士,于来诸戏技精妙略同,更善跑马诸险术
·李中馥·《原李耳载·前身行僧》
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12.
通晓;熟练;熟悉。
不陵而施之谓孙,相而善之摩。
《礼记·学记》
夫事可而知,而善,忠公行不可立也。
·王充·《论衡·程材》
武士拥张辽至,操指曰:“人好生面善。”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其品式,辨其理,善其用,定其“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
然面善得很,却不得他姓甚名
《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
13.
修治;治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罴说》
圣贤其一身哉,上之欲善天下,次之欲淑世。
·方孝孺·《读聱隅子》
14.
大;高;丰。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曰不可,覆背善詈。
《诗·大雅·桑柔》
15.
多。参见“善懷”。
16.
容易。
引洛水至商山下。岸善崩,乃井,深者四十丈。
《史记·河渠书》
向《别》:“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折,凡作者,皆火上炙乾之。”
《太平御览》卷六〇六引汉应劭《风俗通》
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17.
妥善;好好地。
德以及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
《左传·成公二年》
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此三卷之,可以善,只可星同,其他皆不可
《水浒传》第四二回
18.
成功。参见“善敗”。
19.
适意;适宜。
夫列子御而行,泠然善也。
《庄子·逍遥游》
布之新不如之獘不如布,或善新,或善故。
《淮南子·说林》
起步梧竹,微泠然善。
·方文·《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
20.
爱惜。参见“善日”、“善時”。
21.
揩拭。参见“善刀”。
22.
方言。轻;少;不厉害。
素姐又:“你听谁说?”子道:“呀?京里说的善,奶奶,你待不走哩?”
《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
23.
通“”。膳食。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豚之善,圈之所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24.
姓。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养。见《正字通·口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完善
  • 善良
  • 伪善
  • 慈善
  • 亲善
  • 善于
三字词
  • 真善美
  • 善知识
  • 善扑营
  • 三善道
  • 善男子
  • 翼善冠
四字词
  • 独善其身
  • 善始善终
  • 尽善尽美
  • 善罢甘休
  • 多愁善感
  • 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