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详见[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东南,项羽在这里被刘邦的军队围困,突围至乌江自杀。
2.
古代数字。根据古代文献《太平御览》记载: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古时候的垓指一万万,即现在的一亿。
详细释义
1.
谓兼备天下八极九州之地。
因古谓天下有九州,故亦以指州或一方之土地。
垓,兼晐八地也……《国语》曰:“天子居九垓之田。”
《说文·土部》
不喜,朝帝乃是……伏以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
2.
层;级。
令祠官舒等具泰一祠放薄忌泰一三垓。
《史记·孝武本纪》
汗漫期九垓之上,吾不可久。
·王充·《论衡·道虚》
3.
古数名。万万为垓。
引申为数量极多。
万谓亿,十亿谓之兆,十兆,十经谓之垓。
《太平御览》卷七五〇引汉应劭《风俗通》
遮莫贼军垓,便是天蓬黑煞,也伏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聚三十六大,七十二小,半垓的小偻㑩
·李文蔚·《燕青博鱼》楔子
4.
不长草木的山。
多草木者之岵,草木者之垓。
·韩拙·《论山》
5.
指战地;阵地。
参见“垓下”。
大,垓前上一个将军坐,肩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豪和尚,身鏖,勇如九里山混垓西楚霸。
6.
通“”。草根。
霈然下雨,物之茎叶根垓,莫不洽濡。
·王充·《论衡·自然》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垓”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亥”
全部
二字词
  • 垓下
  • 垓心
  • 会垓
  • 半垓
  • 闹垓
  • 垓埏
三字词
  • 大会垓
  • 闹垓垓
  • 闹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