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称帝王或诸侯。
  • 例词
    君王
    君主
    国君
  • 例句
    这位王治国有道,赢得了万民的拥戴。
2.
对人的敬称。
  • 例词
    诸君
    赵君
  • 例句
    等比赛结束后,我一定要与诸痛饮一番。
3.
古代的一种封号。
  • 例词
    孟尝君
    商君
详细释义
1.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至尊也。
《仪礼·丧服》
称帝王。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天下君。
《书·大禹谟》
,至之君也,当时灾异繁多,七十卜而皆凶。
·王充·《论衡·卜筮》
臣又,君者也,臣者也。
·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
十家租税九家,虚受吾君蠲免恩。
·白居易·《杜陵叟》诗
到了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到他弑父弑君,你才不不成?
《红楼梦》第三三回
夫自秦以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
严复·《辟韩》
称诸侯。
宜君宜王。
《诗·大雅·假乐》
夫事君者,而不
《国语·周语上》
先君舍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得保首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
《左传·隐公三年》
称大夫。参见“君大夫”。
2.
称天子、诸侯之妻。
人之良,我以君。
《诗·鄘风·鹑之奔奔》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公配,可以言小君也。
梁传·庄公二十二年》
女娥皇,舜正妃,故曰君。
·韩愈·《黄陵庙碑》
3.
称先祖及父母。意为一家之主。
妾亦称夫为君。
家人有君焉,父母之也。
《易·家人》
先君孔子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
《后汉书·孔融传》
家君作宰,路出名。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微府君刀,安得遽脱于险?今乃愈感吾君翼其不肖之子。
林纾·《府君佩刀铭》
君已食,焉。
《礼记·内则》
4.
对对方的尊称,犹言您。亦用在人姓名后表示尊敬。
周公作《君奭》。
《书·君奭序》
张仪曰:“嗟乎,此在吾中而不悟,吾不及君明矣!”
《史记·张仪列传》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
中原甲未曾安,今日逢君事端。
·罗隐·《酬章处士见寄》诗
苏轼之妻王氏,卒……轼铭其墓曰: 君弗,眉之青神人。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季茀君鉴: 得十一月望简毕,甚以说释。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5.
谥号;封号。
亦以尊称神祗。
亦以谑称动植诸物。
赏庆刑威曰君,之成曰君。
《逸周书·谥法》
帝之女曰公主,侯。帝之姊妹曰公主,侯王。女以恩封者曰君,比公主。
·蔡邕·《独断》
皇建元年,〔綦猛〕封石城郡开国伯,寻进君。
《北齐书·綦连猛传》
仙源太君夏侯氏,野人。
·王安石·《仙源县太君夏侯氏墓碣》
唐宋封人……四品郡君,五品为县君,官四品有封者为乡君。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
巫祠五帝、君、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
《汉书·郊祀志上》
百君,六位,勺椒已醉。
《礼乐志》
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此君邪!”
《晋书·王徽之传》
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
·常楚老·《江上蚊子》诗
南人以榔代茶,且可以瘴。余始至不能食,久之,亦能稍稍。居岁余不可一日此君矣。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6.
主体。
言有宗,事有君。
《老子》
人以心君,以志
·秦观·《浩气传》
君的唬人一跳。
《红楼梦》第二八回
7.
主人。
田成子因负传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
《韩非子·说林上》
8.
主宰;统治。
天子惟君邦,百官承式。
《书·说命上》
一不失,能君物。
《管子·内业》
帝曰侯,君兹青土。
三国 魏·曹植·《责躬诗》
虖,今之君天下者,不亦乎!
·韩愈·《送齐皞下第序》
吾之智力可役而君之,而彼之蠢愚至死而不能
·王若虚·《哀雁词》
百年,各君其邦,各子其民。
太平天·洪仁玕·《资政新篇》
9.
姓。
君,姓。明有君助。
《正字通·口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封君
  • 文君
  • 帝君
  • 君王
  • 君子
  • 檀君
三字词
  • 王昭君
  • 云中君
  • 四君子
  • 君子兰
  • 报君知
  • 孟尝君
四字词
  • 正人君子
  • 请君入瓮
  • 君子之交
  • 谦谦君子
  • 梁上君子
  • 君子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