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漓江,水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2.
详见[淋漓]。
形容液体往外渗或往下滴的样子。
  • 例词
    大汗淋漓
形容畅快。
  • 例词
    淋漓尽致
详细释义
1.
浇薄;浅薄。
唐虞氏以授得天下,而用和仲、稷𫧯,以酝酿风俗。堙洪水,服四罪,然垂衣裳而已,百姓食而已,亦之未漓,非天生唐虞之能理也。
·罗隐·《谗书·伊尹有言》
候,十者,官也。五以下,水漓,也。
·江休复·《江邻杂志》
白居易、、柳宗元等,尤以做做文,却政事,若不加谴责日漓矣。
·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仁宣之国势纲纪修立,淳未漓。
《明史·孝宗纪赞》
为诗者,于赋,咏物比,玩景于兴,而之味亦漓矣。
·黄宗羲·《淇仙毛君墓志铭》
2.
同“”。
沾湿或渗滴貌。
霏霏而迎兮,泽渗漓而下降。
·扬雄·《河东赋》
水名。漓水。今称漓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一·山川险要》。
3.
同“”。薄酒。
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漓?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
·苏轼·《超然台记》
4.
用同“”。背离;丧失。
并尽,古人所戒,先朝淳厚之,漓公在事,恩怨未免失平,晚途悔吝,多自取,夜行者可以悟矣。
·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宰相老科第》
,多非本文,而好易字句,漓其本,以致甯习,怠
·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下》
六朝至隋之创为之一,率皆浮靡之而不性情相漓。
采畴·《谢亦嚣诗集序》
5.
见“漓淋”。
6.
水渗流貌。
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者;非效乌飞,兔兴马逝,然止于齐者。
《战国策·东周策》
7.
下落貌。
山桃海棠落皆半,然下春霰。
·龚自珍·《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吴舍人》诗
8.
下垂貌。参见“灕虖”。
9.
见“灕灕”。
10.
水名。
在今甘肃省境内,通称大夏河。
河水又与漓水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
即漓江。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漓水》
远触苍梧瘴,初乘水槎。
··《自柳至平乐道中书事》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漓”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离”
全部
二字词
  • 淋漓
  • 流漓
  • 醇漓
  • 衰漓
  • 渗漓
  • 湘漓
四字词
  • 淋漓尽致
  • 酣畅淋漓
  • 大汗淋漓
  • 痛快淋漓
  • 慷慨淋漓
  • 鲜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