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
常用释义
1.
违背;不合。
  • 例词
    睽异
2.
详见[睽睽]:形容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 例词
    众目睽睽
详细释义
1.
《易》卦名。卦形为《兑》下《离》上。
睽,小事吉。
《易·睽》
奕思之微,秋储无巧;取《睽》之妙,流睇未足奇。
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睽》。
《易·辞下》
2.
乖离;违背。
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之施。
《庄子·天运》
秦失其猷,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
·扬雄·《法言·重黎》
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离句而必睽。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耳方兮忽睽,目方兮忽盲。
·皮日休·《九讽·见逐》
3.
反目;怒目而视。
交焉而争,睽焉而,力大者搏,齿利者,爪群众,兵良者
·柳宗元·《贞符》
4.
见“睽睽”。
5.
见“睽罛”。
6.
春秋楚地名。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睽。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睽”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癸”
全部
二字词
  • 睽睽
  • 睽合
  • 睽时
  • 睽迸
  • 睽阔
  • 乖睽
四字词
  • 众目睽睽
  • 万目睽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