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指一种粮食作物。一说指高粱,一说指谷子或黍子。
  • 例词
    菽稷
    黍稷
  • 例句
    是中国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2.
谷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
  • 例词
    社稷
  • 例句
    他以一己之力,为社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社的长远发展,我们应共同努力奋斗。
3.
姓。
详细释义
1.
一种食用作物。即粟。
一说,为高粱的别名。
又一说,谓不黏的黍。
粢,稷。
《尔雅·释草》
,稷也,名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
稷、穰𫀬
《广雅·释草》
《说文·禾部》
黍,一也。黏者黍,不黏者稷。
·李时珍·《本草纲目·二·稷》
2.
古代主管农事之官。
稷,田正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国语·周语上》
3.
五谷之神。
是故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能殖百;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稷。
《礼记·祭法》
4.
祭祀谷神。
子胡不相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庄子·庚桑楚》
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
《荀子·礼论》
5.
祭祀谷神的处所。
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官社立官稷……后稷配食。
《汉书·郊祀志下》
种谷树
《汉书·郊祀志下》
6.
星名。
稷五星,在七星南。稷,正也,取乎百为号也。
《晋书·天文志上》
7.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稷山县南稷山下。
侯治兵于稷。
《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五月庚辰,于稷。
《左传·昭公十年》
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使楚人先吴人,而自稷之,大王于沂。
《左传·定公五年》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三月,公会齐侯、侯、伯于稷。
《左传·桓公元年》
8.
通“”。敏捷;急速。
又一说,通“”。
既稷,既匡既
《诗·小雅·楚茨》
又(借)即……《》“稷之言即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9.
姓。汉代有稷嗣君叔孙通支孙为稷氏。见《通志·氏族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稷”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畟”
全部
二字词
  • 后稷
  • 社稷
  • 稷泽
  • 稷下
  • 稷黍
  • 玄稷
三字词
  • 社稷坛
  • 龙爪稷
  • 社稷神
  • 稷嗣君
  • 稷下亭
  • 社稷主
四字词
  • 匡扶社稷
  • 社稷之臣
  • 社稷之器
  • 稷蜂社鼠
  • 社稷之卫
  • 社稷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