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山势高陡。
  • 例词
    峭立
    陡峭
  • 例句
    这条山路非常陡,很少有人涉足。
2.
比喻严峻严厉
  • 例词
    峭直
    冷峭
详细释义
1.
陡直;高峻。
上高之峭岸兮,标颠
《楚辞·九章·悲回风》
季也而五丈之限,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势异也。
《史记·李斯列传》
,洲连绵
南朝 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
无邻,衣月衿静身。
·王安石·《清凉寺白云庵》诗
2.
陡峻的山。
据图挥刃,愚夫不临渊登峭,莫不惴
南朝 宋·傅亮·《演慎论》
壁松生峭,龛灯月照空。
·马戴·《题石瓮寺》诗
想有幽人世事,独临青峭倚松。
·王安石·《观王氏雪图》诗
3.
严峻;苛刻。
故明王峭其法而其刑也。
《韩非子·五蠹》
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王褒·《四子讲德论》
纠恶必深峭。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
其治,峭法以下,故少犯。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4.
尖利。
近北峭,风渐生。
·姚合·《除夜》诗之一
逆水春峭,孤舟挂席
·梅尧臣·《唐寺丞知南雄》诗
炭冷香消,人瘦晚峭。
·孔尚任·《桃花扇·寄扇》
5.
形容诗文立意或遣词造句奇险、挺秀。
句峭无敌,文才清有
·姚鹄·《寄赠许璋少府》诗
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
·王安石·《寄慎伯筠》诗
昌黎取其,柳州取其峭。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6.
俊俏。
参见“峬峭”。
掩抑多怨,散水玲峭更清。
·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诗
解刷扮,能𠴇嗽,表都峭。
·柳永·《传花枝》词
7.
用同“”。参见“峭底”、“峭然”。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峭”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肖”
全部
二字词
  • 峭拔
  • 陡峭
  • 峭壁
  • 峻峭
  • 峭幽
  • 峬峭
四字词
  • 悬崖峭壁
  • 春寒料峭
  • 料峭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