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榆树,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叶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通称榆钱。木材坚韧,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
  • 例句
    我漫步在树林里,感到心情十分愉悦。
2.
姓。
详细释义
1.
榆树。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称榆荚、榆钱。木材坚实,可制器物或供建筑用。果实、树皮和叶可入药,可食。
山有,隰有榆。
《诗·唐风·山有枢》
累石城,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汉书·韩安国传》
羽沉知食缗细觉牵难。聊取夸女,榆条系从鞍。
·韩愈·《独钓》诗之一
雅疏》云:“榆有,今人不能别,唯知榆、白榆、刺榆、榔榆者而已。”榆、白榆皆大榆也,有赤白二,白者名枌。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
2.
星名。
玉衡星散为鸡为鸱……荆,榆。
《春秋运斗枢》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陇西行》
月弓宵而空桂,则蚀屡金波;星箭夕而奔榆,玉弩。
·高宗·《大唐纪功颂》
3.
通“”。泻。
植表施景,榆漏率刻。
·扬雄·《太玄·莹》
4.
通“”。缩短。
十二始寒,刑;十二小榆,予。
《管子·幼官》
5.
通“”。逃跑。
下,人甚病。引哭而榆。
《墨子·备蛾》
6.
通“”。摇动。
失枕在肩上横骨,折使榆臂肘,正灸脊中。
《素问·骨空论》
7.
通“”。变化。
魏王胃(倗、张义张仪):“煮棘(榆,兵有(又),子救寡人可也,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枝(支)。”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章》
8.
通“”。参见“榆翟”。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榆”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俞”
全部
二字词
  • 榆林
  • 榆钱
  • 榆中
  • 榆木
  • 榔榆
  • 榆耳
三字词
  • 榆林窟
  • 榆叶梅
  • 榆木炮
  • 桑榆暮
  • 收桑榆
  • 榆荚钱
四字词
  • 桑榆暮景
  • 榆木脑袋
  • 收之桑榆
  • 桑榆非晚
  • 榆木疙瘩
  • 榆枋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