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o
sháo
zhuó
常用释义
1.
勺子柄;古代指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颗星,也叫斗柄。
详细释义
1.
勺子柄。
杓,枓柄也。
《说文·木部》
2.
引;拉开。
参见“杓雲”。
孔子国门,而不肯以力
《淮南子·道应》
3.
击。
马宗霍参正:“‘爲人杓’猶言爲人標的也……標的者,射擊之所集也,故曰‘爲人杓者死’。”
故凌人者,待人者人杓者死。
《淮南子·兵略》
4.
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又称斗柄。
北斗七星……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首。
《史记·天官书》
少减看北斗杓。
·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伏以杓见于寅,三元而朔;阳来于泰,鼓万物以回春。
·沈括·《贺年启》
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上面,杓在上,魁在下。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杓”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勺”
全部
礿
二字词
  • 杓子
  • 星杓
  • 杓建
  • 魁杓
  • 拂杓
  • 杓棒
三字词
  • 杓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