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háng
hàng
héng
常用释义
1.
走。
  • 例词
    日行千里
    行驶
    游行
    步行
    航行
  • 例句
    宽阔的桥面可以并排驶五辆大客车。
2.
旅行或与旅行有关的。
  • 例词
    不虚此行
    行程
    行装
    行踪
  • 例句
    他在旅的途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3.
流动的;临时的。
  • 例词
    行商
    行营
    行宫
4.
流通;推行。
  • 例词
    行销
    发行
    风行
    通行
5.
做;办、实施。
  • 例词
    相机行事
    行窃
    行医
    举行
    执行
6.
行为。
  • 例词
    品行
    暴行
    罪行
    言行
7.
可以。
8.
能干;不错。
9.
将要。
  • 例词
    行将就木
    行及半岁
10.
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节动词前)。
  • 例词
    另行通知
    自行安排
    即行查处
11.
吃了药之后使药性发散,发挥效力。
  • 例词
    行药
12.
路程。
13.
姓。
详细释义
1.
(又读háng)道路。
懿筐,遵彼微行。
《诗·豳风·七月》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也。
《吕氏春秋·下贤》
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行有鸲鹆而西者。
·韩愈·《感二鸟赋》序
行,《朱子集训为路,是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诗周颂天作篇释》
2.
(又读háng)路程。
元戎十乘,以先行。
《诗·小雅·六月》
,起累土;千里之行,始足下。
《老子》
3.
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庆郑曰:“下有直言,臣之行也;上有直刑,君之明也。”
《国语·晋语三》
世之有穰,天之行也。
《汉书·食货志上》
天生下酸相。几时行通利方,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
·范叔》第二折
4.
行走。
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诗·唐风·杜》
久行空巷,日瘦气惨凄
·杜甫·《无家别》诗
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啕
·李开先·《宝剑记》第三七出
夜已深,行三四里,寂一人。
·毛先舒·《八月十六夜纪游》
5.
行驶。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行莫如用
《庄子·天运》
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夜船行。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七
行一路绿阴多,徐上下坡。
林庚白·《车行》诗
6.
运行。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
《书·洪
私覆也,地也,日月也,四时无私行也。
《吕氏春秋·去私》
曈曈太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白居易·《短歌行》
7.
谓围棋下子。
行一棋不足以智,一弦不足以悲。
《淮南子·说林》
棋劫相持,争行先,若一行非,或成彼利。
《周书·儒林传·乐逊》
弈人之,有数条焉:曰品、曰、曰行、曰局……行之道,安徐而之者上,疾速而之者中,躁暴而之者下。
·宋白·《弈棋序》
8.
疏通;疏浚。
禹之行河水,本西山下北去。
《汉书·沟洫志》
9.
流动;流通。
行天上。
《易·小畜》
腠理不行,故收矣。
《素问·举痛论》
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厉鹗·《晚步》诗
10.
流行;流传。
疫旱行,人兵减损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今古文集,遏而不行,惟公文章,横被六合,可造化
·李阳冰·《草堂集序》
长鸾韩长鸾),名,以字行。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元年》
宋代行于民间的小说,与历来史家所著录者很不同。
鲁迅·《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11.
传布;散布。
言之文,行而不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五峰月色,百里行松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12.
传递;递送。
足行其远县行之。
·《田律》
而毁封者,皆金一
·《二年律令·囗市律》
13.
谓斟酒。
公又行一爵,若,唯公所
《仪礼·大射》
日,赤眉设乐,酒未行,臣更相辩斗
《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全体宾主入席后,行了第一巡酒,公相颤巍巍地高举玉盅,向童贯说了一番祝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好听话。
徐兴业·《金瓯缺》第九章四
14.
出游。
素既已成,君子行未
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
太史公行天下,周四海名山大川,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有奇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前十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汝;及汝相,又不能口。
林觉民·《绝笔书》
15.
行装。
惠帝二年,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入相”。居何,使者果召
《史记·曹相国世家》
冬,余曰:“子久客,不一墓?知子以艰于行,吾子治行。”
·翁叔元·《纳兰君哀词》
16.
去;离开。
引申为去世。
舟之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今乃知之……内外无亲,其云救之。吾不忍俟之。”行,以其族适晋
《国语·晋语二》
奏狡弄,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王褒·《洞箫赋》
然相公回、百姓安,怕小生行、雨又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
管仲有疾,桓公往之,曰:“仲父之疾病矣,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鄙人有曰:‘居者无载,行者埋。’今臣行,胡可以。”
《吕氏春秋·知接》
17.
葬。
始死,脯醢之奠;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
《礼记·檀弓下》
生服之,死行之,也。
梁传·庄公元年》
18.
出嫁。
侯之女行,唯王后
《左传·桓公九年》
子嫁。
《仪礼·丧服》
宋玉所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汴人李氏,夫死,服除,方再行,浩厚致媒,室之。
·《鬼董·周浩》
19.
前往。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子偕行。
《诗·秦风·无衣》
初送武昌寒溪寺,及侃迁荆州,欲以像行,人力不能,益以牛三十乘,乃能至船复没,遂以寺。
·苏轼·《菩萨泉铭叙》
20.
返还。
武王至水,殷使鬲候周,武王之。鬲曰:“西伯何之?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之殷也。”鬲曰:“朅至?”武王曰:“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矣。”鬲行,天雨日夜不休。
《吕氏春秋·贵因》
21.
经历。
城粟军粮,其可以行何年也?
《管子·问》
22.
做;从事某种活动。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书·汤誓》
而不,文王不而不,文王不行;不,文王以常。
·王充·《论衡·儒增》
神交,想得到行得到,一逢春一遇着。
·汤式·《一枝花·题白梅深处》套曲
23.
行动。
疑行成,疑事功。
《商君书·更法》
温(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室,呼安及王坦之,欲坐害之……安神色不,曰:“祚存亡,在此一行。”
《晋书·谢安传》
24.
实施。
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之器,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之通。
《易·辞上》
政事之臣得以议论之臣得以行其言。
·秦观·《主术》
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而试诸行。
·查继佐·《徐光启传》
25.
使用;行使。
凡用禽,春行羔豚,膳膏香。
《周礼·天官·庖人》
衡下,治威,能内察属县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服。擒客悉惶逃出境。
·张衡·《四愁诗》序
其地,道不拾,百里往,不裹,不购刍秫。不行银钱,以粟布交易。
·魏源·《圣武记》卷一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朱自清·《背影》
26.
赏赐;给予。
中春,鸟献鸠养国老,行羽物。
《周礼·夏官·罗氏》
魏氏之行田也以百
《吕氏春秋·乐成》
法以有功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而有功者不得。
《汉书·高帝纪下》
27.
谓兼摄官职。
太山豪拥众与张兵,吴帝曰:“非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
《后汉书·陈俊传》
丙寅,以益(侯益)兼中令,行封尹。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元年》
宋朝列,凡高官卑则称行。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金平章侯,朴直无蕴借,朝士之,久致仕。兵事急,徐州行尚敢行者,平章政事。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
28.
能干。
“你真行啊!”其中的一个说,“在这许多专家面前,侃侃而谈!”
方纪·《三峡之秋》
儿说娘不行,并比划着娘上地的架势。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
29.
可以。
文字讲说得行而意味未深者,正要本原上加功。
·朱熹·《省察》
30.
副词。
将,将要。
其地务开。地其民者事开则行倍。
《商君书·算地》
〔旁舍生〕乃于妻,以女鬻于商人,得四十,行父母,此所以泣之悲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妖首七月十有六日已经丧亡,所立妖崽,今尚未。行见权奸得志,祸变寻生,余烬虽存,不久自灰矣。
太平天·洪仁玕·《诛妖檄文》
又;也;再。
历览诸子之文,之抆。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年二十七,省《性相近远赋》、《玉水方流》,公逢吉……逢吉行行看,初不以意。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这里行想行思,行,雨如珠。
·王氏·《粉蝶儿·寄情人》套曲
辄;即。
〔神君〕时昼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后入。因巫主人,关饮食。所欲者言行下。
《史记·孝武本纪》
当针,亦不两处,下言“引某,若至,人”。病者言“已到”,便拔,病亦行差。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正;方。
王急,马罢,常蹶两儿之,(夏侯)常收,竟之,徐行面雍王怒,行欲斩婴者十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风东北起,花正低昂。不知家子,提行采桑。
·宋子侯·《董娇娆》诗
大厦方隆,巨川行剡。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
31.
乐曲。
酒酣,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以自娱。”相如辞谢鼓一再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2.
古诗的一种体裁。
或名曰府,谓诗之可歌也。故府中有歌有,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
如行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姜夔·《白石诗话》
凡歌始发声之引……既引矣,其稍放焉,故之行。行者,其行也。
·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上
33.
汉字字体的一种,即行书。
大中初,,中,宣宗召殿,御前……赐锦彩、瓶器,仍令自书谢状,勿拘真行,帝尤奇惜之。
《旧唐书·柳公权传》
篆、籀、分、、真、行、草不冠古今,遂以名天下。
《元史·赵孟𫖯传》
[外]有名人书画幅看。[净]是要古人的?今人的?若要古人的,有羊真、孔草、行、范篆,宋徽宗的苏东坡的竹。
·李渔·《意中缘·画遇》
34.
旧时官吏判文牍,于可行之事,例在文尾署“行”字,以示照准施行之意。盖始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此前,不论内批、三省批答或六部批答一律用“依”字。周必大奏请六部批答改用“行”字,以严上下之别。奉旨允行。遂相沿成制。参阅宋周必大《论依字》、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
35.
官名。即行人。
王子城父为将,弦子旗理,田,隰朋行。
《管子·小匡》
36.
路神名。即行神。
〔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
《礼记·月令》
37.
(又读héng)佛教语。戒行,指学佛学道的人遵守戒律刻苦修道的行为。
卒,幼末好佛法,翦落长斋,持行精苦。
《南史·孝义传上·何伯
地形高,下,房,竹柏成林,是净行息心之所也。
北魏··《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白居易·《赠别宣上人》诗
38.
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
景公筑长𫷬,晏子侍坐。三行,晏子起舞。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二》
中,先公郡牧判官,客至未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七行。
·司马光·《训俭示康》
曲宴宋使:酒一行,觱篥起歌;酒三行,手伎入;酒四行,琵琶独弹,然食入,杂剧进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
39.
姓。汉有行巡。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40.
行为。
以道其志,以和其,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
《礼记·乐记》
情性,安恣睢,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
《荀子·非十二子》
理不无义,行,言去其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狼心狗行之,滚滚道。
《三国演义》第九三回
41.
品行;德行。
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
《书·酒诰》
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像兮。
《楚辞·九章·橘颂》
自念已大矣,行已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
·杨恽·《报孙会宗书》
42.
巡视。
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其位。
《礼记·乐记》
里,宫室,观树艺六畜。
《管子·立政》
者分行虚灾害,
《后汉书·安帝纪》
不自安,世祖令其归营,乃轻骑行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
43.
行踪;事迹。参见“行迹”。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旅行
  • 行为
  • 送行
  • 流行
  • 行动
  • 执行
三字词
  • 行香子
  • 行路难
  • 从军行
  • 短歌行
  • 少年行
  • 燕歌行
四字词
  • 天马行空
  • 雷厉风行
  • 我行我素
  • 行云流水
  • 谨言慎行
  • 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