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详见[蛤蚧]:爬行动物,似壁虎而大,背部紫灰色,有红斑点。可入药。生活在山岩间、树洞内或墙壁上。属国家保护动物。
2.
详见[蛤蜊]:软体动物,两扇贝壳卵圆形,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鲜美。
  • 例句
    这道菜是用蜊做的,味道十分鲜美。
详细释义
1.
一种有介壳的软体动物。生活在浅海底,肉可食。
山木如市,弗加山;鱼盐蜃蛤,弗加海。
《左传·昭公三年》
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蚌、蛤群阴盈。
《吕氏春秋·精通》
孔戣为华州刺史,明州岁贡蚶、蛤,淡菜,水陆递劳费,戣奏疏之。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雀入大水化蛤,雉入大海化蜃,蛤蜃原不皆雀雉所化也。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
2.
蜥蜴类。参见“蛤蚧”。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蛤”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合”
全部
𬌗
二字词
  • 蛤蚧
  • 花蛤
  • 蛤蜊
  • 文蛤
  • 马蛤
  • 蛤梨
三字词
  • 蛤蜊粉
  • 食蛤蜊
  • 穷蛤螺
  • 蛤黎酱
  • 蛤精疾
  • 食蛤梨
四字词
  • 雕蚶镂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