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ò
常用释义
1.
像;似。
  • 例词
    寥若晨星
    欣喜若狂
  • 例句
    听到这个消息,他欣喜狂,在院子里又蹦又跳。
2.
用在动词前表示大概是这样,相当于“好像”。
  • 例词
    若隐若现
    若有所思
  • 例句
    在云雾的笼罩下,远处的山头现。
3.
如果;假如。
  • 例句
    周末我是能抽出时间,一定去找你玩。
4.
你;你的。
  • 例词
    若辈
5.
姓。
详细释义
1.
顺;顺从。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都。
《书·说命中》
不若道者,天之也。
梁传·庄公元年》
旦夕西去,回望逾后会无期,惟万万自重。
·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一
旸时若,善也。
·吕坤·《说天》
2.
善;和善。
故民入川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莫能逢之。
《左传·宣公三年》
外不能,内不能守,虽尧为主不能以不臣不若之
《商君书·慎法》
神若宥之,疆。
《汉书·礼乐志》
3.
选择。
晋国,吾使先若二公子而立之,以朝夕之急。
《国语·晋语二》
4.
如;像。
,有而不紊;若服田力,乃亦有秋。
《书·盘庚上》
凡有四端我者,知皆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
《孟子·公孙丑上》
相思若循,枕席生流泉。
·顾况·《弃妇词》
功可以,而罪可以诿,莫臣若。
·张居正·《江陵救时之相论》
在这样的天地的全局里,地球已若一微尘,人更数不上了,只好算微尘之微尘吧!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5.
及得上;比得上。
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
《孟子·万章上》
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处临菑,善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凡得一,必先审问其同僚者何如人,其不能而不己若也,幸而喜。
·王若虚·《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
6.
至;到。
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
《书·召诰》
病未若死,祇以解志。
《国语·晋语五》
7.
等同;一致。
布帛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重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
此蒙之功,多相若。
《战国策·楚策一》
然以今日国势揆之,靖康之初,其不相若甚。
·李纲·《邀说十议·议国是》
8.
你(的);你们(的)。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之以心。
《庄子·人间世》
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
《寓言》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壁,拔赵帜,立
《史记·淮阴侯列传》
若不清妍,却成相映
·韩愈·《月池》诗
儿语若:五百,俾而玄
·龚自珍·《馎饦谣》
9.
他(的);他们(的)。
今王嗣受其命,我亦惟兹二命,嗣若功。
《书·召诰》
殷有比干,吴有子胥,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阁
《吕氏春秋·贵直论》
欲使仲子处于陵之地,避若兄之宅,吐若兄之禄,耳,昭晰不疑,仲子不不食明矣。
·王充·《论衡·刺孟》
若方在童稚,受母氏之笞督,至今犹栗栗
·刘大·《胡母谢太孺人传》
10.
如此;这样的。
丕克省,王若勤哉!
《书·大诰》
以若所,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也。
《孟子·梁惠王上》
君若行,常在朕躬。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雪魄未若,况天赋标艳绰约
·万俟雅言·《尉迟杯慢·李花》词
11.
这;这个。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天下之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
《吕氏春秋·振礼》
今之文好古之士至,且不,苟若人,其益衰矣。
·赵与时·《宾退录》卷二
12.
哪。
上凌烟,若个书户侯?
·李贺·《南园》诗之五
试问俺是家的媳,他是若夫?
·李渔·《蜃中楼·抗姻》
13.
怎么;怎样。
我昔种杨,今若大小?
《南齐书·王敬则传》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容?
·杜荀鹤·《春宫怨》诗
了他兀的模般身分,若脱过这好郎君?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
14.
好像;似乎。
,信乎?
《左传·定公四年》
卿言神人东莱山,若云“天子”。
《史记·孝武本纪》
鸣声若有意,倒相追奔。
·韩愈·《秋怀诗》之八
余曾注谢皋羽《西台恸》,以未得见张孟兼注为恨,曹叔出其示之,则颇,余之若未可也。
·黄宗羲·《冬青引注题辞》
15.
乃;就。
日月逾,若弗云
《书·秦誓》
必有忍也,若能有也。
《国语·周语上》
上天之意:斯民之困苦,若不得不雨;士大夫之奢,若不可雨,其徘徊于歧之乎?
·黄宗羲·《张元岵先生墓志铭》
16.
连词。
假如;如果。
若我往,必患我,谁为
《国语·鲁语下》
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若做了官就不得面,官就不做他也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这个人若没有好朋友,是一天也活不了的。
老舍·《黑白李》
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臣之罪大,尽灭桓氏可也。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君之惠也。若臣,不可以入矣。
《左传·哀公十四年》
若民,则无,因恒心。
《孟子·梁惠王上》
若至近世,操行不犯忌,而身逸,富厚累世不
《史记·伯夷列传》
或;或者。
鱼肠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若七若九。
《仪礼·公食大夫礼》
诸将人若以一降者,封户。
《史记·高祖本纪》
使得西将军当一校之,若东属大司马统之任。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
以木若泥为钟则无声果在虚器之中乎?
·欧阳修·《六一笔记·钟莛说》
和;及。
拜手稽首,旅王若公。
《书·召诰》
取吴王若将军头,以父之仇。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其行也,集先生之若文若干卷,曰《梅西集》,余序。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祖若父两代侍郎,皇家的恩泽不可谓不厚,然而吴老太爷那时却是满腔子的“革命”思想。
茅盾·《子夜》一
而;而且。
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能事鬼神。
《书·金縢》
肥牛之腱,若芳些。
《楚辞·招魂》
劝讲,于什百臣中一人焉天下,不次超,若以非苑莫也。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
然后。
官之曰:一女必有一、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一、一,若其事立;不而成事者,天下有。
《管子·海王》
17.
助词。
形容词词尾。
出涕沱若,戚嗟若。
《易·离》
桑之未落,其沃若。
《诗·卫风·氓》
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方穆若,花分袂更然。
·刘兼·《送文英大师》诗
表示语气。
汝多修我于,若汝予嘉。
《书·文侯之命》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
《楚辞·九歌·山鬼》
乃命因故新,事,惟月若日,工告功。
·韩愈·《徐偃王庙碑》
18.
海神名。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庄子·秋水》
19.
香草名。即杜若。
兰汤兮沐芳,采衣兮若英。
《楚辞·九歌·云中君》
东则有蕙圃衡,芷若射干。
·司马相如·《子虚赋》
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李峤·《二月奉教作》诗
20.
灵木。
西望大,后稷所也;其中多玉,其多榣木之有若。
《山海经·西山经》
大木之有奇若。
《尸子》卷下
21.
姓。汉代有若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若”字上部件相同,均为“艹”
全部
二字词
  • 莫若
  • 若水
  • 倘若
  • 恍若
  • 杜若
  • 幽若
三字词
  • 若耶溪
  • 赤奋若
  • 若之何
  • 阿练若
  • 清若空
  • 若为情
四字词
  • 安之若素
  • 大智若愚
  • 若隐若现
  • 趋之若鹜
  • 泰然自若
  • 冷若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