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物体的一头朝下。
  • 例词
    垂钓
    垂柳
    下垂
    垂悬
  • 例句
    他经常约朋友去郊外的小河边钓。
2.
向下流或滴。
  • 例词
    垂涎三尺
  • 例句
    桌上的菜品色香味俱佳,让人涎三尺。
3.
留传。
  • 例词
    名垂青史
    永垂不朽
4.
将要;接近。
  • 例词
    垂死挣扎
    功败垂成
5.
敬词,多用于称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 例词
    垂爱
    垂念
    垂青
    垂询
  • 例句
    这位演员用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导演的青。
详细释义
1.
挂下;悬挂。
彼都人士,垂
《诗·小雅·都人士》
红罗复,四角垂香囊。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星垂平野,月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诗
东屋窗前有一个遮荫的南瓜架,垂着三四个金红色的大瓜。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四章
2.
伏;俯。
亦用作敬词,多用于上对下的动作。参见“垂念”、“垂問”。
月光已密,风来垂。
南朝·齐·谢朓·《咏竹》
他垂着头,神情十分颓丧。
巴金·《秋》一
3.
落下;流下。参见“垂涕”、“垂淚”。
4.
留传;流传。
功加于时,德垂裔。
《书·微子之命》
明公威德加四海,禹得其尺寸,垂功名竹帛耳。
《后汉书·邓禹传》
时穷节,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兵民便起,真可美意良法,堪垂永久。
·李中馥·《原李耳载·粮征本色》
5.
伸;展。
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百仞之,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之。
《庄子·田子方》
海内而面而立……膺击韩魏,垂
《史记·楚世家》
魔女不信世尊之言……是世尊垂金色臂,指魔女身,三化作老母。
《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
6.
覆盖;笼罩。
月上山,紫桐垂好
·元稹·《桐花》诗
中使阴云已垂四野。
·韩愈·《贺雨表》
7.
施与;赐予。
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不忍暴士大夫原野。
·桓宽·《盐铁论·本议》
恻隐于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葛洪·《抱朴子·行品》
君垂冬日之温,臣秋霜之戒。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
一堂僧徒无不心情惶惶,五体投地,个个唱佛号,哀求垂慈悲。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
8.
犹委;委置。
是以百姓皆攸心解,沮以善,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
《墨子·尚贤下》
垂事民,拊循之,唲之。
《荀子·富国》
9.
随;跟随。
坊中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郎有任宫僚者,宫忝内人,同日垂到内
·崔令钦·《教坊记》
幽州都督孙俭之入也……,幽州界内鸦鸟鸱鸢失,皆垂去。
·张𬸦·《朝野佥载》卷一
10.
将近。
尽当辟,御史意在相
《东观汉记·韦豹传》
今夏垂登,而秋谷将槁。
·苏轼·《祭常山神文》
御天下垂五十年,念民邦本,政在民。
《清史稿·圣祖纪三》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追寻过去的褪色欢欣。
冯乃超·《残烛》诗
11.
旁边。
一人冕戣,立于垂;一人冕瞿,立于西垂。
《书·顾命》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文选·王粲〈咏史〉》诗
〔德明〕服巴豆,僵偃壁下。玄恕入拜垂。
《新唐书·儒学传上·陆德明》
猛虎人,翔山垂。
·何景明·《战城南》诗
12.
通“”。边疆;边地。
境之臣疆垂不
《荀子·臣道》
方今四夷服……三垂晏然,靡有兵革之警。
《汉书·谷永传》
夏人屡败……诏许其通好,岁赐。自是西垂民少安。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
13.
通“”。小口大腹的盛水容器。
上所以救火者,各一垂水,容三石以上。
《墨子·备城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低垂
  • 垂爱
  • 耳垂
  • 垂线
  • 垂直
  • 垂柳
三字词
  • 垂直线
  • 铅垂线
  • 垂钓翁
  • 醉垂鞭
  • 垂花门
  • 垂虹亭
四字词
  • 功败垂成
  • 垂涎三尺
  • 垂头丧气
  • 垂涎欲滴
  • 永垂不朽
  • 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