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肚子,人的腹部在胸部下面。
  • 例词
    捧腹大笑
    腹泻
    空腹
  • 例句
    他滑稽的表演引得台下的观众捧大笑。
2.
比喻内心或中心地区。
  • 例词
    推心置腹
  • 例句
    经过一番推心置的交流,他们解决了彼此之间的分歧。
3.
坛子、瓶子等器物中间凸出像肚子的部分。
  • 例词
    壶腹
    瓶腹
详细释义
1.
厚。
参见“腹堅”。
腹,厚也。
《说文·肉部》
2.
肚子。
首,坤腹。
《易·说卦》
惰窳之人,不力勉商,以积谷货,遭岁饥馑,腹饿
·王充·《论衡·祸虚》
母腹,一一欲谁怜
·韩愈·《孟东野失子》诗
堆至卷,岂无三千斤。如何藏之腹,重凡人均。
·袁枚·《秋夜杂诗》之十
到认完六百生字时,腹中生了蛔虫,弄得黄瘦异常。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3.
怀抱。
我,出入腹我。
《诗·小雅·蓼莪》
我母我母何不辰,腹我鞠我徒辛勤。
·伯颜·《七哀诗》之三
澍少羸,家无仆婢,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
·方苞·《王处士墓表》
4.
包罗;容纳。
大道母物,人腹才。
·孟郊·《大隐咏·赵记室在职无事》
巴蛇腹象,足厥大。
·柳宗元·《天对》
5.
前面。和“背”相对。参见“腹背”。
6.
比喻物体内部或表面的中心部位。
夜光何德,死又育?厥利何,而菟在腹?
《楚辞·天问》
案欲剡其而以蹈秦之腹。
《荀子·强国》
折菌巫山下,荇洞庭腹。
南朝 梁·吴均·《登二妃庙》诗
树无霜不侵。腹穿人可,皮剥蚁还寻
·韩愈·《枯树》诗
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众齐来上有三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
《西游记》第二二回
7.
比喻内心。
披衣款军门,披腹否臧。
·刘基·《赠周宗道》诗
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
巴金·《随想录》一
8.
指怀孕。
《青史氏之》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大戴礼记·保傅》
9.
姓。战国时有腹击。见《战国策·赵策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腹”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复”
全部
二字词
  • 心腹
  • 切腹
  • 腹部
  • 马腹
  • 韵腹
  • 腹地
三字词
  • 剖腹产
  • 遗腹子
  • 遗腹女
  • 大腹贾
  • 腹便便
  • 蛇腹纹
四字词
  • 大腹便便
  • 口蜜腹剑
  • 满腹经纶
  • 食不果腹
  • 推心置腹
  • 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