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
jué
常用释义
1.
洞;窟窿。
  • 例词
    穴居
    洞穴
    孔穴
  • 例句
    这个洞看起来平平无奇,没想到里面别有天地。
2.
动物的窝。
  • 例词
    龙潭虎穴
    巢穴
    蚁穴
  • 例句
    冬天一到,动物们都躲进了自己温暖的巢
3.
比喻坏人盘踞、藏匿的地方。
  • 例词
    匪穴
4.
墓穴,埋棺材的坑。
  • 例词
    土穴
    砖穴
5.
中医指身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结于体表的地方。
  • 例词
    太阳穴
    穴位
6.
姓。
详细释义
1.
土室。
古公父,陶陶穴,未有家室。
《诗·大雅·
古之民未知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
《墨子·辞过》
穴,土室也。
《说文·穴部》
2.
洞孔;洞窟。
需于血,出自穴。
《易·需》
陬互横,背穴偃
《文选·宋玉〈高唐赋〉》
之,入石穴中……以筒水灌之,始出。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
墓圹。
谷则异室,死同穴。
《诗·王风·大车》
其棺,窆不其穴。
·韩愈·《祭十二郎文》
卜老又替他阴阳徐先生,自己骑驴子同阴阳下去了穴。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4.
动物的窝。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可寄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狐狸赴穴,飞鸟翔故林。
·王粲·《七哀诗》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
·韩愈·《苦寒》诗
5.
指敌人或奸人盘踞、藏匿的地方。
遵海而南,偶陷穴。
·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之穴。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八》
6.
地道。
知穴之所在,穴迎之。
《墨子·备穴》
7.
水道。
江河既穴俱流。
《文选·木华〈海赋〉》
不有,何以尊四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8.
中医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如: 涌泉穴、天突穴。
足太者七十八穴。
《素问·气府论》
某曰:“此疾已殆,有一穴或可。”是刺足外踝二寸
·周密·《齐东野语·针砭》
9.
穴居。
夫鼠,伏夜,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张谓·《读后汉逸人传》诗之二
跳梁小鼠穴其中,昼静潜踪,夜静穿墉。
廖仲恺·《一剪梅·题〈五层楼图〉》词
10.
洞穿;凿通。
特指挖墙洞。
令穴肩骨,以皮索。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茂章乘其怠,穴地道而入,广陵。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镇恶穴其金城而入,遣人以及赦文并裕手示毅。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
寒,犯法非,大者群盗,小者偷穴,不二科。
《汉书·王莽传下》
11.
喻钻研。
先生户穴典。
·王大椿·《上陈见复先生书》
12.
量词。计算洞穴数量的单位。
怎奈下有妖在于上派河一带扎窟十穴,以致道路不便。
太平天·陈玉成·《致沃王张洛行书》
13.
通“”。僻。
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文选·班固〈幽通赋〉》
14.
姓。春秋楚有穴熊。见《姓觿·屑韵》。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洞穴
  • 穴位
  • 募穴
  • 巢穴
  • 走穴
  • 穴居
三字词
  • 解谷穴
  • 探虎穴
  • 百穴珠
  • 汝穴风
  • 郭况穴
  • 三兔穴
四字词
  • 空穴来风
  • 龙潭虎穴
  • 虎穴龙潭
  • 穴居野处
  • 犁庭扫穴
  • 不入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