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
yǐn
jìn
常用释义
1.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 例词
    吟风弄月
    吟诗
    吟诵
    吟咏
  • 例句
    他将这首诗歌诵得非常昂扬顿挫。
2.
鸣叫。
  • 例词
    虎啸龙吟
    蝉吟
    吟鸣
  • 例句
    夜深人静时,屋外的蝉格外的清晰。
3.
呻吟;叹息。
  • 例词
    吟叹
  • 例句
    他望着远方的落日,不禁叹岁月的匆匆。
4.
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详细释义
1.
吟咏;诵读。
亦指抒写。
而吟。
《庄子·德充符》
,今吟《》、《》。
·王充·《论衡·恢国》
宪潜吟而忘回精勤以轻贫
《艺文类聚》卷五五引晋束《读书赋》
先生口不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
·韩愈·《进学解》
读书窗雪案,朝吟暮呻,巴得取,又怕府间数窄分上多。
《型世言》第二三回
在你们那种绅士家庭里头,只有吟点诗,行点酒令。
巴金·《家》二五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2.
叹息;呻吟。
〔棼冒勃〕雀立不吟宵哭。
《战国策·楚策一》
焉……其音如吟。
《山海经·南山经》
过贯墓下,倚哀吟,精神不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三更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
·孔平仲·《铸钱行》
相送悲吟不情,坂高无极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不哀而哭,不病而吟。
·林云铭·《〈楚辞灯〉自序》
3.
鸣;叫。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吟。
·司马相如·《长门赋》
希而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左思·《蜀都赋》
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野田瑟草吟,墟落人稀
·吴师道·《野中暮归有怀》诗
几百里没有人声,但听狼嚎、熊吼、猛虎长吟。
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
4.
吹奏。
城吟角,暗马发支兵。
·杨凝·《送客往鄜州》诗
予每自度曲,吟洞,商卿歌而和之。
·姜夔·《角招》词序
5.
谓语音模糊。
〔冀〕洞精矘眄,口吟舌言。
《后汉书·梁冀传》
6.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亮躬耕陇亩,好《梁父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于周,《离骚于楚。是之流二十四名: 、文、、箴、、行、、吟、、怨、、章、篇、操、引、、歌、曲、,皆人六
·元稹·《乐府古题序》
悲如蛩曰吟,通乎俚俗曰,委曲情曰曲。
·姜夔·《白石诗话》
7.
常用指与作诗或诗人有关的事物。参见“吟壇”、“吟肩”、“吟鞭”。
8.
弹奏古琴的指法。吟法为: 左手按弦,在某一徽位作短距离的往复摆动。
参见“吟猱”。
其指法,秦筝多撮,琵琶多拶……琴家之猱、吟、按、抑。
·熊朋来·《瑟赋》
黛玉道:“我何呢?前日身上略舒服,在大架上翻,看有一套琴,甚有雅趣,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的也明白……有吟、猱、、注、撞、走、、推等法。”
《红楼梦》第八六回
9.
象声词。
绿头苍蝇跟着他吟吟吟地飞。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
10.
姓。唐有嘉州刺史吟约。见《正字通·口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吟”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今”
全部
二字词
  • 歌吟
  • 独吟
  • 呻吟
  • 低吟
  • 吟唱
  • 龙吟
三字词
  • 水龙吟
  • 白头吟
  • 梁甫吟
  • 梁父吟
  • 笑吟吟
  • 陇头吟
四字词
  • 无病呻吟
  • 吟风弄月
  • 龙吟虎啸
  • 低吟浅唱
  • 虎啸龙吟
  • 沉吟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