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 例词
    凉亭
  • 例句
    那座古老的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2.
像亭子的小屋。
  • 例词
    报亭
    邮亭
  • 例句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路口的报买一份报纸。
3.
适中;均匀。
  • 例词
    亭午
    亭匀
4.
姓。
详细释义
1.
古代边境岗亭。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墨子·备城门》
秦有小亭境,吴起欲攻之。
《韩非子·内储说上》
使光禄徐自出五原塞百里,者千里,城鄣列亭至朐。
《史记·匈奴列传》
羽檄起亭,烽火入咸
南朝 宋·鲍照·《代出蓟北门行》
2.
秦汉时乡以下、里以上的行政机构。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十亭一有三老、有秩、夫、游徼。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之宅,与乡、亭比屋相,接界相
·王充·《论衡·诘术》
3.
秦汉亭所设的供旅客宿食的处所。后指驿亭。
吏,泗上亭
《汉书·高帝纪上》
孤亭凌薄,井逼舂容。
·杜甫·《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诗
唐虞域,俗淳狱无积讼,亭鲜过客。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
4.
亭子。设在路旁或园林、风景名胜等处供来往之人休息和赏景的小型建筑物。多用竹、木、砖、石等材料建成。平面一般呈圆形、方形、扇形和八角形等。大多有顶无墙。
如: 邮亭、书亭、茶亭等。
路出林外,亭窥万井中。
·杜甫·《登牛头山亭子》诗
北渚红桥小笠亭,蕉衫竹扇此消停。
·阮元·《小沧浪笔谈·小沧浪杂诗》
5.
公平处理。
廷尉史,亭疑法。
《史记·酷吏列传》
6.
调和;均衡。
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
《淮南子·原道》
清吏治,期人材。六燕相亭,试铨平其重;孤可照,更别于妍媸。
·陆佃·《谢权吏部尚书表》
7.
直。
亦为直立貌。
双脚胫,亭行六百里。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
戎亭然不
·戴逵·《竹林七贤论》
8.
正。
参见“亭午”。
鹤迹秋偏静,松午欲亭。
·林逋·《和史宫赞》
9.
养;育。参见“亭毒”。
10.
通“”。水静止貌。参见“亭居”。
11.
通“”。
停止。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汉书·西域传上》
解奏宫商,女而忽然亭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量词。
分作三亭,二分留与于慈母,内之一分,用充慈父之衣
《敦煌变文集·目连变文》
12.
通“”。山梨。
枇杷橪柿,亭奈厚朴。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通“”。刺杀。参见“亭刃”。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亭”字上部件相同,均为“亠”
全部
二字词
  • 亭亭
  • 街亭
  • 兰亭
  • 亭子
  • 凉亭
  • 龙亭
三字词
  • 兰亭序
  • 牡丹亭
  • 敬亭山
  • 沧浪亭
  • 风波亭
  • 湖心亭
四字词
  • 亭亭玉立
  • 亭台楼阁
  • 鹤唳华亭
  • 华亭鹤唳
  • 亭亭如盖
  • 新亭对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