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长而坚硬的羽毛,古人用来写字,因此借指毛笔
  • 例词
    翰墨
    挥翰
2.
文章、书信等。
  • 例词
    翰藻
    翰牍
    文翰
    华翰
    书翰
  • 例句
    这些珍贵的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在那个时代,文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
详细释义
1.
赤羽的山鸡。又称锦鸡。
亦泛指禽鸟。
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逸周书·王会》
乃浮三翼,中沚,潜鳃骇翰起。
·张协·《七命》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深深息,仰冥冥翰。
··《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一
2.
鸟羽;羽翼。
多白翰赤𫜁
《山海经·西山经》
理翮整翰,容
·左思·《吴都赋》
幽想忽去,由生彩翰。
·龚自珍·《退朝遇雪车中忽然有怀吟寄江左》
3.
毛笔。古用羽毛为笔,故以翰代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左思·《咏史》之一
振翰摛藻,德音无穷,斯则贵矣。
·葛洪·《抱朴子·安贫》
曾不濡翰,酬酢文字。
·韩愈·《祭马仆射文》
亦曾篇章,翰疾蒿矢。
·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吉州》诗
4.
文辞;书信。
事出沉思,义归乎翰藻。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
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赠徐灵渊》诗
5.
白马。
殷人尚白,大事用日中,戎事乘翰。
《礼记·檀弓上》
翰改色,寅丑殊建,别白之。
《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6.
高。参见“翰飛”。
7.
辅翼。
申及甫,周之翰。
《诗·大雅·崧高》
亦望蕃翰司,敷德宣惠。
《魏书·高祖纪》
昔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演于筮淮。
·颜真卿·《郭公庙碑铭》
8.
通“”。
文武受命,召公翰。
《诗·大雅·江汉》
肃肃韦公,大邦之翰。
·李白·《天长节使韦公德政碑》
9.
通“”。长毛马。
之西海之,取白狐青翰。
《尚书大传》卷二
䮧,也。
《说文·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翰”字左部件相同,均为“龺”
全部
二字词
  • 翰林
  • 文翰
  • 华翰
  • 高翰
  • 维翰
  • 柔翰
三字词
  • 翰林院
  • 约翰牛
  • 翰墨缘
  • 翰墨林
  • 青翰舟
  • 翰墨人
四字词
  • 笔翰如流
  • 飞文染翰
  • 翰林五凤
  • 翰苑之才
  • 翰苑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