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由于痛苦或激动而流泪出声。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痛哭流涕
    号啕大哭
    哭泣
  • 例句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不禁嚎啕大起来。
详细释义
1.
因悲伤痛苦或情绪激动而流泪、发声。
后亦借指鸟兽悲鸣。
是日哭不歌。
《论语·述而》
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韩愈·《送孟东野序》
下侍立之人,不下;黛玉也哭不休。
《红楼梦》第三回
新媳妇哭了一天一夜,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饭也不吃。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二
丛丛引觜傍洲,川恐作天哭。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鸡头》
苍鹅无罪亦可斩颈不敢哭。
·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2.
指悲歌。
昔雍子以哭见于君。
《淮南子·览冥》
3.
吊唁。
桀辜者,使人哭之。
《淮南子·说林》
孔子之,遇旧馆人之,入而哭之哀。
《礼记·檀弓上》
4.
叫;诉说。
参见“哭窮”。
你有牛、有猪,鸡鸭成群,还哭什么穷?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十
5.
古星名。
虚南二星曰哭,哭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墓。
《隋书·天文志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哭”字上部件相同,均为“吅”
全部
二字词
  • 号哭
  • 嚎哭
  • 痛哭
  • 哭泣
  • 哭穷
  • 啼哭
三字词
  • 哭丧棒
  • 哭鼻子
  • 哭啼啼
  • 鬼夜哭
  • 哭昭陵
  • 哭秦庭
四字词
  • 哭笑不得
  • 鬼哭狼嚎
  • 痛哭流涕
  • 长歌当哭
  • 号啕大哭
  • 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