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排在第二的。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次日
    次子
    其次
  • 例句
    他们约定好日一早,去海边看日出。
2.
质量较差的;等级较低的。
  • 近义
  • 例词
    次等
    次货
    次品
  • 例句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很差,明显是品。
3.
顺序;等第。
  • 例词
    名次
    座次
    依次入场
4.
用于需要按顺序计量的或重复出现的动作或事物。
5.
旅途中暂时停留的处所。
  • 例词
    旅次
    途次
    舟次
6.
中间。
  • 例词
    胸次
    言次
7.
姓。
8.
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
  • 例词
    次氯酸
详细释义
1.
叙事时后项对前项之称。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用八政……次九曰用五福。
《书·洪
故上兵伐,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谋攻》
2.
顺序;次序。
亦指规矩;法度。
吾曰:“子则贤矣。抑晋国也,不失其次,吾政之未及子也。”
《国语·周语中》
鼓三通,大小船以次
三国 魏·曹操·《船战令》
野柳次,被水上。
林纾·《游西溪记》
臣蒙渥,不觉过醉,仪节失次,幸能垂宥。
·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3.
依次。
参见“次及”。
相次殂落,宗祀无飨
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
兵部尚,次大用。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4.
降一等。
如: 次品;次货。
生而知之者上也,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之,又其次也。
《论语·季氏》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次之;全军为上,破次之;全旅上,破旅次之;全卒上,破卒次之。
《孙子·谋攻》
出山车骑侯,坐领图书见
·卢纶·《送邓州崔长史》诗
5.
副;贰。参见“次車”“次輅”。
6.
依次接替。
病,天子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将军矣。”
《汉书·元后传》
7.
队列;行列。
及鄢,次以
《左传·桓公十三年》
失次犯令,死。
《国语·晋语三》
偷存息,生之日,亦死之年,朝廷何理齿人次。
《晋书·庾亮传》
8.
职位;地位。
亦指位次的等级,等第。
羲和,覆厥德。沈于酒,畔官次。
《书·胤征》
德而定次。
《荀子·君道》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
朝廷无给假省之制,而有擅官次之禁。
《元史·文宗纪四》
充性恬淡,不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
·王充·《论衡·自纪》
永曰:“除其宿,倍其惠次,擢才能,如此而已。”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
9.
即;就。
王曰:“汝陈时臬事,蔽殷,用其义杀,勿庸以次汝封。”
《书·康诰》
使次己位。
《左传·襄公三十年》
10.
编次;编纂。
天下既定,命何次律令,信申法,张苍定章程。
《汉书·高帝纪下》
梁故都官郎琅玡王澄美之,次其行事,《孝义传》。
《周书·乐运传》
不次月,也。
·张岱·《陶庵梦忆序》
得嘉温仲和所次州志,有《方言》一卷。
章炳麟《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
11.
比并。
有人此,文偶仲舒,次君山,不同二子者,姓名殊也。
·王充·《论衡·案书》
次和表,司
《文选·张衡〈东京赋〉》
人,功次天地。
··《清异录·药》
12.
近旁;旁边。
王幽死,以民葬之安民冢次。
《史记·吕太后本纪》
母亡,水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遁不仕。
《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盼之,已至明州海次矣。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
溪次有径两三道,咸沉。
林纾·《桃花坞》
13.
间;际。
喜怒哀不入于次。
《庄子·田子方》
一日持钵将上堂,阖门之次,有物檐前。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之次,但蜿蜒榻上。
·王明清·《挥麈录》卷二
玄德依言,小路投都。途次绝粮往村中求食。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14.
至;及。
参见“次骨”。
既坐,至道,次三皇五帝、亡、天人事、经传子史,历历如指掌焉。
《太平广记》卷七二引《河东记》
行次邯,夜宿村中,密等七人皆穿而遁。
《隋书·李密传》
15.
在;当。
次降娄夹钟之初,理楫将游于
·桓玄·《南游衡山诗序》
维贞元十五年,次己卯二月乙亥朔某日。
·韩愈·《祭董相公文》
16.
谓军队驻扎。
亦谓行军至某处留驻三宿以上。
左次,无咎。
《易·师》
辽阳,而城池不守。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书》
八月,自潼关济……宁晋
《清史稿·孟乔芳传》
一宿舍,再宿信,次。
《左传·庄公三年》
17.
留宿;停留。
于穷石兮,朝濯乎洧
《楚辞·离骚》
王出三江按五湖,船跨海次都。
·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七
一日,舟次淮安,值仲秋之望,汪市酒邀冯赏月。
·和邦额·《夜谭随录·冯勰》
18.
宿处。
亦谓准备住所。
旅即次,怀,得童
《易·旅》
曾子客立于门侧,其徒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出哭巷。”曰:“反哭于尔次。”
《礼记·檀弓上》
为仆人之未次,馆于舟道。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19.
临时搭的帐幕。用于祭祀、会同诸侯等活动。
亦指办丧事的地方。
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重帟重案。
《周礼·天官·掌次》
侯朝觐会同,则张大次小次。
壬辰,帝乘至孝吏訾村复设次,与亲王望陵祭奠,近臣幄殿望拜。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
冬,十月,里克于次。
《左传·僖公九年》
主人出,哭止,皆西面于方,阖门,主人揖就次。
《仪礼·士丧礼》
服同次,绸缪累月。
·潘岳·《杨仲武诔》
始,玄佐子士干与士朝皆,士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士朝于次。
《新唐书·刘玄佐传》
绍圣元年,京卒。哲宗奠。子渭,京婿也,于丧次中阑诉
《宋史·蔡确传》
20.
古代管理市场官员的治事处,设在市场中。
亦用以称市肆。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
《周礼·地官·司市》
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21.
泛指所在之处。
五刑三次。
《国语·鲁语上》
22.
古代都市里供瞭望的小楼。
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周礼·地官·司市》
23.
发饰。古时以受髠刑者或贱民的头发编成紒,供贵族妇女饰用。
掌王后之首服,次。
《周礼·天官·追师》
女次𫄸衻。
《仪礼·士昏礼》
24.
我国古代将黄道带分成十二部分,各称之为次。
是月也,日于次,月,星回于天。
《逸周书·月令》
考分次之多少,殖物之寡。
·皇甫谧·《三都赋序》
辰火天文次,皋门寝闳
·欧阳修·《明堂庆成》诗
25.
量词。表示事物重复出现的数量。
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强。
·张籍·《祭退之》诗
我等了你一晚上,叫人看你好几次,你都没回来。
曹禺·《日出》第一幕
26.
姓。汉有次公明、次益。见《正字通·欠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名次
  • 次品
  • 次序
  • 挨次
  • 次要
  • 次等
三字词
  • 次声波
  • 次氯酸
  • 一次性
  • 残次品
  • 上档次
  • 次大陆
四字词
  • 鳞次栉比
  • 语无伦次
  • 三番两次
  • 三番五次
  • 栉比鳞次
  • 几次三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