蹶
蹶
jué
juě
guì
常用释义
1.
动
跌倒;比喻失败或受挫。
例词
一蹶不振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颠仆;跌倒。
今夫蹶者、
趋
者,是
气
也,而反
动
其心。
注
《孟子·公孙丑上》
善
凿
者建周而不疲,善基者致高而不蹶。
汉
·
桓宽
·
《盐铁论·非鞅》
〔
杨
暄〕
闻乱
,下
马
蹶,弩
众
射之,身
贯
百矢,乃踣。
《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
次日,行至滇南
胜
境坊下,果
马
蹶
堕
地卒。
清
·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2.
挫败;失败。
五十里而争利,
则蹶
上
将军
,其法半至。
注
《孙子·军争》
其要在
于
失人肆
欲则
必蹶,任人
从众则
功全。
《旧唐书·陆贽传》
迨俄皇率
诸国
之
师
以伐法,普以
区区
之地出兵至七八
万
,俄皇
许
以如蹶拿破
仑
,
当尽还
普故地。
清
·
薛福成
·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五日》
3.
疾行;跑。
臣
闻从时
者,
犹
救火、追亡人也,蹶而
趋
之,唯恐弗及。
注
《国语·越语下》
或蹶或啄,
时
行
时
止。
注
《文选·潘岳〈射雉赋〉》
4.
急遽;突然。参见“蹶然”。
5.
竭尽;穷尽。
成相竭,
辞
不
蹶
。
《荀子·成相》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
财产
何得不
蹶
!
注
《汉书·食货志上》
6.
挖掘;拔出。
卫
石共子卒,悼子不哀。孔成子曰:“是
谓蹶
其本,必不有其宗。”
注
《左传·襄公十九年》
李晟
尝蹶
大木塞安化隘
处
,
虏过
,悉焚之。
《新唐书·吐蕃传下》
7.
抛弃;舍弃。
是故
鲁连飞
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
顾
眄而捐相印。
注
《文选·班固〈答宾戏〉》
8.
举起;翘起。
夫差不
听
。子胥
两
袪高蹶而出
于
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吕氏春秋·知化》
那官人生得:
浓
眉毛,大眼睛,
蹶
鼻子,略
绰
口。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9.
踩;踏。
赴水
则
接腋持
颐
,蹶泥
则
没足
灭
跗。
《庄子·秋水》
〔李道豫〕其家犬卧
于当
路,豫蹶之。犬曰:“汝即死,何以踏我?”豫未
几
而卒。
《太平广记》卷四三八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騕
袅
如
龙马
,
长鸣
碧草萋。莫
将
千里志,
暂
悔蹶霜蹄。
明
·
何景明
·
《寄孙世其》诗之一
10.
踢;用脚推。
汉
王急,
马罢
,
虏
在
后
,常蹶
两儿
,欲
弃
之。
婴
常收,竟
载
之。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初
讨
勃律也,通道葱
领
,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
识
者以
为
至
诚
所感云。
《新唐书·李嗣业传》
11.
短。
莽
为
人侈口
蹶
顄,露眼赤精,大
声
而嘶。
注
《汉书·王莽传中》
12.
通“
厥
”。参见“
蹶陰
”。
13.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北方有
兽
,名曰蹶。鼠前而兔
后
,
趋则
跲,走
则颠
,常
为
蛩蛩距虚取甘草以
与
之。
《吕氏春秋·不广》
14.
中医病名。
1
气逆上而晕眩倒地,失去知觉。
邪
气积
蓄而不得泄,是以
阳缓
而
阴
急,故暴
蹶
而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
脚上肌肉痿缩、神经麻痹而不能行走。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
,
处
耳
则为梮为聋
……
处
足
则为
痿
为蹶
。
《吕氏春秋·尽数》
人主之疾,十有二
发
,非有
贤医
,莫能治也。何
谓
十二
发
?曰: 痿、蹶、逆、
胀
、
满
、支、膈、盲、
烦
、喘、
痹
、
风
。此之曰十二
发
。
《韩诗外传》卷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蹶”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厥”
全部
㵐
撅
獗
噘
橛
镢
鳜
嶥
蟩
鐝
鱖
二字词
一蹶
踬蹶
蹶跌
蹶痿
困蹶
吃蹶
三字词
撂蹶子
撩蹶子
直蹶蹶
蹶张士
硬蹶蹶
四字词
一蹶不振
一蹶而就
艰难竭蹶
一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