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旧指官吏获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 例词
    谪居
    谪戍
    贬谪
2.
责备;谴责。
  • 例词
    众口交谪
    指谪
详细释义
1.
谴责;责备。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诗·邶风·北门》
卑下之位,怀《北》之殷,内见谪于妻子,外蒙讥于士夫。
·王符·《潜夫论·交际》
罢职家居,每至薪水不供,未免室人交
·和邦额·《夜谭随录·小手》
2.
处罚;惩罚。
特指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亦指被流徙戍边的人。
制重罪以犀甲一戟,以鞼盾一戟,小罪以金分。
《国语·齐语》
以刺史守宰率多逋惰,今年赀调县违者,出家以充,不听征发于人。
《北史·魏纪一·太宗明元帝》
夫以之迂而曰宜死,则单子之,迂之大者,独无谪也?
·柳宗元·《非国语上·柯陵之会》
但有他作的,立轻则,重则杀戮。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去,意不自得。
·贾谊·《吊屈原赋》序
徐常侍谪豳,柳仲涂开为守。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弘烈以首吴三桂反状谪梧州。
《清史稿·圣祖纪一》
之初
《史记·秦始皇本纪》
3.
过错;缺点。
内姓感,外姓无谪
《逸周书·大戒》
郎官郡守愈著白,洞然浑朴绝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
4.
灾祸。
必有
《国语·周语中》
5.
反常的云气。
庚午之日,日始有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食日者,月也,不关云气,而占者之曰: 未食之前日,日已有
·阮元·《畴人传·梅文鼎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谪”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啇”
全部
二字词
  • 贬谪
  • 谪仙
  • 谪居
  • 降谪
  • 谪守
  • 远谪
三字词
  • 七科谪
  • 谪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