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
繇
yáo
yóu
zhòu
yōu
常用释义
1.
古同“
徭
”,徭役,古代官府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
2.
古同“
谣
”。
1
民间流传的,可以随口唱出、不用乐器伴奏的韵语。
2
谣言,凭空捏造、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草木茂盛貌。
厥草惟繇,厥木惟
条
。
注
《书·禹贡》
厥土黑
坟
,屮繇木
条
。
注
《汉书·地理志上》
2.
通“
徭
”。徭役。
民
无
一日之繇。
注
《商君书·徕民》
其名曰猾
怀
,其音如斲木,
见则县
有大繇。
注
《山海经·南山经》
下
县
吏
无
百里之繇,民
无
出
门
之役。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今上急益
发
繇,治阿房宫。
注
《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
3.
通“
謡
”。歌谣。
1
参见“
繇俗
”。
《
诗
》云:“我歌且繇。”
注
《广韵·平宵》“繇”
烛
送空回影,衫
传箧里
香。
当
繇好留客,故作舞衣
长
。
南朝 陈
·
徐陵
·
《奉和咏舞》
4.
通“
遥
”。远。
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故天子七月,
诸
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
须
足以容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
注
《荀子·礼论》
5.
通“
摇
”。动摇;摇动。
我起乎宜
阳
而
触
平
阳
,二日而莫不
尽
繇。
注
《史记·苏秦列传》
民病飧泄霍
乱
,
体
重腹痛,筋骨繇
复
,肌肉
瞬
酸。
注
《素问·气交变大论》
6.
通“
陶
”。
大禹得咎繇而
为
三王祖。
《汉书·晁错传》
皋
陶,舜臣,古作咎繇。
《广韵·平豪》
晋钟
繇,字元常。繇音遥,取“
皋
繇
陈谟
彰厥有常”之
义
。
清
·
胡鸣玉
·
《订讹杂录·
钟
繇》
7.
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原属闽越族,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
8.
姓。汉有繇延。见《后汉书·郅恽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无繇
繇俗
繇役
宽繇
咎繇
平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