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封闭。
  • 例词
    缄口不言
    缄默
2.
为书信封口(写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
  • 例词
    王缄
3.
信函。
  • 例词
    缄札
    缄牍
详细释义
1.
扎束器物的绳。
坐,使客子解箧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2.
束缚;捆扎。
榖木之棺,葛以之。
《墨子·节葬下》
以相思以同心
南朝 宋·谢惠连·《代古诗》
3.
闭藏;封闭。
也如,以言其老洫也。
《庄子·齐物论》
玉石同,卞和怀耻。
·道安·《疑经录序》
独缄胸臆,不妻子。辞无,削稿则焚。
《梁书·贺琛传》
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馁,三厥口,此庶免咎戾也。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4.
收;敛。
缄叹凌,收慨上金堤。
南朝 宋·鲍照·《采菱歌》
道中下不能
·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诗
思正难缄,燕喃喃。
前蜀·李珣·《西溪子》词
5.
遮蔽。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王安石·《送僧游天台》诗
6.
书函。
开缄见手扎,一十三行。
·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诗
希夷将终,密封一,付其弟子,使候其死上之。
·俞樾·《茶香室丛钞·慎火停水》
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
7.
为书信封口。
素札去,
·韦应物·《答崔都水》诗
殁,又为书一通,命置几上。
《旧唐书·辛传》
8.
量词。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犹封,件。
复来,情甚至,意不甚嗟惜,因留药数纸书而别去。
·康骈·《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
〔李某〕守湖州,一日出行,有僧持十金一告道左,得之拾,故上,以
·褚人·《坚瓠秘集·狡僧》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缄”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咸”
全部
二字词
  • 缄默
  • 芳缄
  • 缄素
  • 泥缄
  • 披缄
  • 缄秘
四字词
  • 三缄其口
  • 缄口结舌
  • 缄口不言
  • 缄舌闭口
  • 缄口不语
  • 缄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