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拾
shí
shè
jié
常用释义
1.
动
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起。
例词
拾金不昧
拾荒
拾柴
例句
他
拾
金不昧的行为令失主大为感动。
2.
动
收拾。
例句
他吃完饭后,将厨房收
拾
得干干净净。
3.
数
数字“
十
”的大写。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捡取。
是君子之所
弃
,而愚者拾以
为
己
宝
。
《荀子·正名》
拾暴秦之敝,追亡周之鹿。
汉
·
刘陶
·
《上疏陈事》
吟
讽
者
衔
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辨骚》
雨
霁
,行
滩
上,得一蚌
颇
大。偶拾
视
之,其中有
龙
蟠之
迹
宛然,
鳞
鬣爪角悉具。
宋
·
陆游
·
《老学庵笔记》卷三
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鲁迅
·
《野草·风筝》
2.
抓;捉。
俯而拾虱,
视
不
见
地。
北齐
·
刘昼
·
《新论·观量》
这
班光棍正
奸
得好,被快手拾着了,
来报
了官。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3.
收敛;收拾。
将
欲拾之,必古(固)
张
之。
汉
·
《老子·道经》
灌夫乃拾其
过
,而出妻,令
归
二浙。
唐
·
范摅
·
《云溪友议》卷一
前刺史坐罪下
狱
,吏有幸
于
刺史者,拾不法事告城,欲自脱,城
辄
榜
杀
之。
《新唐书·卓行传·阳城》
4.
整治;惩治。参见“
拾掇
”。
5.
射鞲。古代射箭时用的皮制护袖。
野外
军
中
无挚
,以
缨
、拾、矢可也。
注
《礼记·曲礼下》
凡射用
韬
左臂以利弦者,
韦为
之,一
谓
之捍,一
谓
之拾,一
谓
之遂,一物而三名也。
清
·
虞兆湰
·
《天香楼偶得·捍、拾、遂》
6.
钻;撞。
〔宋惠
莲
〕一
头
拾到屋
里
,直睡到日沈西。
《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
季春江出其不意,望着晁思才心坎上一
头
拾
将
去,把
个
晁思才拾了
个
仰百叉。
《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何玉
凤
〕把太太的腰胯抱住,果然一
头
拾在
怀里
,叫了
声
:“我那嫡嫡
亲亲
的娘啊!”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7.
数词。“十”的大写。
况
其
军
一月之
费
,
计实钱贰
拾柒捌
万贯
。
唐
·
白居易
·
《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
8.
见“
拾襲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拾”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合”
全部
饸
哈
洽
恰
给
姶
𬌗
袷
铪
耠
蛤
佮
冾
垥
峆
帢
烚
鞈
二字词
拾掇
拾芥
拾荒
拾头
拾青
拾遗
三字词
拾音器
不拾遗
拾牙慧
不拾闲
拾翠羽
拾翠人
四字词
拾人牙慧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俯拾皆是
道不拾遗
俯拾即是